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7月2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是:
答 案:A
解 析: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组成。控制活动一般包括:业务授权控制、职责分工控制、凭证与记录控制、实物控制和独立检查。
2、下列不属于财务报告的审计目标是()
- A: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 B:揭示现金收支变化趋势,为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提供依据
- C:证实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正确性
- D: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合规性
答 案:A
解 析:财务报告审计目标:证实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确认报表编制方法的合规性;的一贯性;揭示现金收支变化趋势;证实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正确性
3、下列有关内部审计报告编制、复核和分发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审计组编制审计报告后不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 B: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在进行复核时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
- C:内部审计机构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落实纠正措施
- D:已经出具的审计报告如果存在重要错误或者遗漏,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及时更正
答 案:D
解 析:审计组应当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及时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修改后,应当连同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报送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复核;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将审计报告提交被审计单位和组织适当管理层,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纠正措施。已经出具的审计报告如果存在重要错误或者遗漏,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及时更正,并将更正后的审计报告提交给原审计报告接收者;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将审计报告及时归入审计档案,妥善保存
4、对被审计单位注销应收某客户95万元账款,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的内容是:
- A:注销坏账的审批文件
- B:赊销政策
- C:全年销售计划
- D:坏账准备的计提政策
答 案:A
解 析:对被审计单位注销应收某客户95万元账款,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的内容是注销坏账的审批文件。
5、下列关于《审计法》所规定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责任的范围涉及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 B: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的直接责任人和国家审计人员
- C: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为辅
- D: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答 案:B
多选题
1、运用分析方法审查产品成本合理性时,应分析比较某些项目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各个月份的总额、构成及其变动情况,这些项目包括有()
- A:主要产品生产成本
- B:生产成本总额及单位生产成本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E:直接材料费用
答 案:ABCE
解 析:本题考查产品成本运用分析方法
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国家审计可以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
- B:内部审计无需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
- C:社会审计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处理处罚决定
- D:内部审计需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 E:国家审计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调查结果
答 案:ADE
解 析:选项 B,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都需要发出审计通知书。选顶 C,由于社会审计组织不具有行政处理处罚权,因此社会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后,不做出审计处理处罚的决定。
3、下列关于采购与付款循环的职责中,应当分离的有()。
- A:采购中申请的提出与物资使用
- B:物资验收与仓库保管
- C:采购合同的审核与签订
- D:采购申请的审批与采购执行
- E:应付账款记录与货款支付
答 案:BCDE
解 析:B:物资验收应当由验收部门负责。C:采购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审核相互独立,防止虚列支出。D: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请相互独立,以便加强对采购的控制。E:应付款项记账员不能接触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以保证应付款项记录的真实性、正确性。
4、下列各项中,违反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要求的有()。
- A: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由出纳员登记
- B:产量及工时记录与审核相互独立
- C: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测试薪酬业务内部控制
- D:每月末考勤单由员工个人填写后直接交财务部门进行工资结算
- E:每月末财务部门按员工工作性质将应付工资总额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答 案:AD
5、下列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有()
- A: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 B: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 C:促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 D: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 E:通过内部控制测试来代替实质性程序
答 案:ABCD
解 析:以企业为例,内部控制的作用包括:①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②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③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经营目标的实现;④促进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