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4月0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4、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组成员工作职责的是:
- A: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 B: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
- C: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
- D:对审计报告提出审理意见
答 案:D
解 析:审计组成员的职责包括: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独立性;按照分工完成审计任务,获取审计证据;如实记录实施的审计工作并报告工作结果;完成分配的其他工作。选项D,属于审计机关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5、下列有关审计类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全部审计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差错
- B:绩效审计与统计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
- C:就地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正在进行的经济业务开展的审计
- D:与绩效审计相比较,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合法性目标
答 案:D
解 析:选项A不一定能查出所有差错;选项B绩效审计与统计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截然不同;就地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或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应收账款存在较高风险的有()
- A:应收账款在决算日后收回
- B:决算日后应收账款有大额调整
- C:部分应收账款原始单据有篡改痕迹
- D:应收账款明细频繁发生红字冲销
- E:部分客户对账单寄送后未收到回复
答 案:BCDE
解 析:应收账款在决算日后收回不一定代表应收账款存在较高风险。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收账款的审计风险会增大:会计年末后对应收账款的调整、客户投诉和应收账款函证的差异(对条件、价格或数量的争议)、应收账款明细账或销售日记账的异常分录、遗失或更改原始凭证或没有在合理期间提供原始凭证、经营活动产生了收益但缺少经营现金流、异常调整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控制账户之间的差异等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报表编制程序控制的有( )。
- A:报表内容控制
- B:结账控制
- C:报送时间控制
- D:对账控制
- E:试算平衡控制
答 案:BDE
解 析:财务报表编制程序控制包括结账控制、对账控制、试算平衡控制。
3、各项中,会导致被审计单位当期应付职工薪酬虚增的有()。
- A:不计提工会经费
- B:将研发人员的薪酬计入生产成本
- C:将离职后福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 D: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 E: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答 案:CE
解 析:A导致应付职工薪酬虚减。B:将导致管理费用或无形资产少记,生产成本多记,但不影响应付职工薪酬。C离职后福利有时是逐年确认的,若一次性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会导致当期的应付职工薪酬虚增;E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
4、下列各项中,可用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有:
- A:国家有关政策
- B:具体行业标准
- C:审计人员的观点
- D:国家法律法规
- E:被审计单位编制的预算
答 案:ABDE
解 析:确定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的关键问题。通常可以作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家、行业或地区性的正式标准;专业机构研究或制定的专业标准;公认的或良好的实践标准,如行业或地区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其他国家的标准和经验;被审计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如可行性报告、预算、目标、计划、定额、技术指标、产出能力等;有关利益相关人的评价标准等等。
5、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控制要素的有()
- A:控制环境
- B:风险管理
- C:控制活动
- D:信息与沟通
- E:对控制的监督
答 案:ACDE
解 析: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①控制环境;②风险评估;③控制活动;④信息与沟通;⑤对控制的监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