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2、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3、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4、下列有关审计取证基本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详查法即全面详细审查,相当于全部审计
- B:顺查法的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
- C:抽查法即抽取部分业务和资料进行检查,相当于局部审计
- D:逆查法主要适用于业务规模小,内部控制弱的被审计单位
答 案:B
解 析:A:详查法指对被审计的某类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而非全部)的全部内容毫无遗漏地进行全面详细审查的方法,不等于全部审计。C:抽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状况的方法。抽查法不同于局部审计。D:逆查法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大,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较好的被审计单位。
5、下列有关审计取证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详查法即全面详细审查,相当于全部审计
- B:顺查法的取证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
- C:抽查法即抽取部分业务和资料进行检查,相当于局部审计
- D:逆查法主要适用于业务规模小、内部控制薄弱的被审计单位
答 案:B
解 析:AC两项,详查法不同于全部审计,抽查法也不同于局部审计。详查法和抽查法是对应的,二者属于审计方法。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是对应的,是审计的类别,是按审计范围大小的不同对审计进行的具体分类。D项,逆查法主要适用于业务规模大,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被审计单位
多选题
1、审计人员发现的下列情况中,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足的有()。
- A:经常发生大额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 B:固定资产保险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 C: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较大
- D:本月新增的固定资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 E: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从本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答 案:AE
解 析: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足,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产生的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就越多;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当从下月才开始停止计提折旧。
2、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A: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 B: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 C: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 D:对社会审计机构为本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
- E:对本单位及所属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答 案:ABE
解 析:参见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3、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事项,其中属于应在税前会计利润基础上予以调增的项目有:
- A: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收滞纳金
- B:因污染环境而支付的罚款
- C:向关联企业的捐赠
- D:所购国债的利息收入
- E:从联营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
答 案:ABC
解 析:选项D、E属于应在税前会计利润基础上予以调减的项目。
4、下列关于审计工作底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审计工作底稿是行政复议的重要佐证资料
- B:只有记录审计过程和结论的审计工作底稿需要归档
- C: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应内容完整
- D:审计工作底稿相互引用时应注明索引号
- E:非重大事项的审计工作底稿不用进行复核
答 案:ACD
解 析:B项,审计全过程中的审计底稿都需要归档;E项,所有的审计工作底稿都必须进行复核。
5、我国绩效(效益)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其中“有效性”的含义包括:
- A:经济性
- B:效率性
- C:效果性
- D:合规性
- E:充分性
答 案:ABCD
解 析:参见绩效审计定义。绩效审计“有效性”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规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