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01月0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4、下列关于审计人员选用审计标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如果选用的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存在矛盾,应以宪法、法律规定为审计标准
- B:应选用与审计事项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审计标准
- C:应选用审计事项发生时适用的法规、制度作为审计标准
- D:在没有明确的审计标准时,应由审计组自行决定
答 案:D
5、下列有关内部审计的报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当在正式出具之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 B:应当提交被审计单位适当管理层,并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
- C:应当包括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审计建议
- D:应当清楚表达对被审计单位账务报表的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
答 案:D
解 析:选项D属于社会审计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
多选题
1、内部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
- A:信赖过度风险
- B:信赖不足风险
- C:误受风险
- D:误拒风险
- E:检查风险
答 案:AB
解 析:在内部控制测试中,抽样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在实质性审查中,抽样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
2、针对函证,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函证的目的是确定客户是否存在,以及资产是存在
- B:金额较大,拖欠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必须函证
- C: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应当增大函证的范围和数量
- D:对于有些债务单位不宜发函询证,应当选择其他客户发函
- E:询证函回函由被审计单位接收后应当直接转交审计人员
答 案:DE
解 析:D:对于有些债务单位,由于其单位性质、地点或其他原因不宜发函询证的,也可以采取其他验证方式。如审查合同、订货单、货运单据、销货发票以及其他单据,以证实应收账款确因实际销货而发生。E:向债务单位的函证过程均由审计人员控制
3、实质性程序中的抽样风险包括()
- A:信赖过度风险
- B:信赖不足风险
- C:误受风险
- D:误拒风险
- E:检查风险
答 案:CD
解 析: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风险同样表现为两种形式:①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总体金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②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总体金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AB两项属于内部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E项属于审计风险的组成部分
4、如果识别出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审计人员应当采取哪些审计程序( )。
- A: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如有),评价交易的商业理由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或为了陷瞒侵占资产的行为,立即将相关信息向项目组其他成员通报
- B:获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解释,并将其与合同中的相关交易条款进行对比
- C:确定关联方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
- D:确定该项交易是否得到恰当授权和批准
- E:如果该项交易经管理层、治理层或股东(如适用)授权和批准,审计人员可以确认该项交易不存在舞弊
答 案:ABCD
解 析:对于识别出的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 1.检查相关合同或协议(如有),审计人员应当评价(1)交易的商业理由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从事交易的目的是为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或为了陷瞒侵占资产的行为。(2)交易条款是否与管理层的解释一致。(3)关联方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会计处理和披露。2.获取交易已经恰当授权和批准的审计证据。 如果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经管理层、治理层或股东(如适用)授权和批准,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审计证据,表明该项交易已在被审计单位内部的适当层面进行了考虑,并在财务报表中恰当披露了交易的条款和条件。但授权和批准本身不足以就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得出结论。
5、下列有关内部控制测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 B:内部控制测试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 C: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 D: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直接相关
- 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答 案:BD
解 析:选项A,不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多么健全有效,都应当选择适当方法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实质性审查,即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选项C,对内部控制的在评价,是指在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测评的结果对控制风险水平做出进一步评价,而不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再评价。选项E,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应当实施控制测评而不是直接实施实质性审查。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