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10月1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2、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4、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对固定资产计价进行测试过程中,由于执行额外审计程序而降低了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是()
- A:误拒风险
- B:信赖不足风险
- C:误受风险
- D:信赖过度风险
答 案:A
解 析: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对固定资产计价进行测试过程中,由于执行额外审计程序而降低了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是误拒风险
5、下列要求中,不属于国家审计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的是
()。
- A:专业胜任能力
- B:勤勉尽责
- C:保守秘密
- D:严格依法
答 案:A
解 析: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明确要求审计人员应当恪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的基本审计职业道德。
多选题
1、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不相容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检查时,可实施的审计程序有:
- A:观察信用部门与应收账款记账部门是否相互独立
- B:询问是否按期编制并向客户寄出对账单
- C:审查有关凭证上内部检查的标记,评价内部检查的有效性
- D:检查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是否合理
- E:验证销售退回是否由业务记录以外人员批准
答 案:AE
解 析:检查不相容职责的划分:走访、观察信用部门与应收款项处理部门是否独立,或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抽查销售退回或折让发票,审查其是否由业务记录以外的人员批准;验证坏账冲销是否经过收款业务、记账业务以外的人员批准;了解应收款项账簿记录人员与出纳员的职责分工。
2、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工程质量的鉴定证明属于书面证据
- B:口头证据需要得到其他相应证据的支持
- C: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素质属于环境证据
- D:不同来源或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可以与同一审计目标相关
- E:对于期末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必要采取外部调查方式审计获取审计证据
答 案:ABCD
解 析:E项,期末余额为零的账户也有可能有必要采取外部调查方式获取审计证据,比如对于零余额的银行存款要向银行进行函证。
3、根据审计法规定,以下各项中各级审计机关有权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有()
- A: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
- B: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 C: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 D:民营企业的财务收支
- E: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财务收支
答 案:ABC
解 析:审计机关的职责范围包括:①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②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③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地方各级预算执行情况;④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⑤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⑥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含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⑦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⑧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⑨接受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等
4、下列情形中,审计人员认为属于财务报告舞弊风险信号的有:
- A:应收账款回收天数显著增加
- B:关键管理人员频繁更换
- C:毛利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D: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商誉项目
- E:关联方交易明显增加
答 案:ABCE
5、审计人员在审查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关注的内容有:
- A:减值准备增减变动记录的完整性
- B: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适当性
- C: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 D:减值准备转回的充分性
- E:减值准备披露的正确性
答 案:ABCE
解 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查要点: (1)确定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及比例的适当性和计提额是否充分。 (2)确定减值准备增减变动完整记录情况。 (3)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4)结合累计折旧账户,确认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是否按照账面价值和尚可使用寿命调整折旧计提金额。 (5)审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正确披露。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