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7月1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19年8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200000元,增值税为34000元,成本为150000元,甲公司因为货款的回收上存在不可确定性未确认收入,乙公司收到货后发现质量不合规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甲公司同意并办妥手续,乙公司承诺2个月后付款,甲公司应确认收入的金额为( )元。
- A:200000
- B:190000
- C:222300
- D:234000
答 案:B
解 析:考察收入、费用及利润概述。甲公司应确认收入的金额为200000×(1-5%)=190000(元)。
2、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净利润中留存企业的积累资金,包括( )
- A:投资收益
- B:资本公积
- C:未分配利润
- D:实收资本
答 案:C
解 析:考察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企业从净利润中留存企业的积累资金,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事项中,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的有( )
- A:任命公司职工代表
- B:聘任公司经理
- C:发行公司债券
- D:变更公司形式
答 案:C
解 析:考察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选项A,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项B、D,由董事会决定。
4、在我国,发行的债券通常为( )
- A: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B:在到期日内平均归还本金,到期一次支付利息
- C:到期一次付息分期还本
- D:在到期日内平均归还本息
答 案:A
解 析:考察应付债券。在我国,发行的债券通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
5、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公司股东未缴清出资的,应该以( )
- A:实际的出资额为限来承担责任
- B: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来承担责任
- C:实际出资额与认缴出资额两者较低者 为限来承担责任
- D:实际出资额与认缴出资额两者较高者 为限来承担责任
答 案:B
解 析:考察公司合并、分立、减资、增资、解散和清算。在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公司股东未缴清出资的,应该以认缴的出资额而不是实际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业务中,将使企业负债总额减少的是()
-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 B:将债务转为资本
-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D:结转本期未交增值税
- E: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 案:BE
解 析:考察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选项A、C均使企业负债总额增加,选项D不会对负债总额产生影响;只有将债务转为资本使负债减少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内容的是()
- A:出售库存商品的收入
- B:出售原材料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的收入
-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 E:出租固定资产的收入
答 案:BE
解 析:考察利润总额的形成。选项A,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选项C和选项D,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
3、以下关于营业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营业成本是非日常活动形成的
- B:营业成本是由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组成的
- C:营业成本会导致利润总额减少
- D:企业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应将已销售的商品的成本计入营业外支出
- E:营业成本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答 案:AD
解 析:选项A,营业成本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选项D,企业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时,应将已销售的商品的成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4、以下关于期间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当发生现金折扣时,销货方应增加期间费用总额
- B:当发生现金折扣时,购货方应冲减期间费用总额
- C:印花税的发生不应影响期间费用总额
- D: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增加期间费用总额
- E:发生了印花税就会增加期间费用总额
答 案:ABDE
解 析:考察利润总额的形成印花税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发生了印花税就会增加期间费用总额,选项C错误。
5、下列可以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的有()。
- A:购入材料发生的超支差异
- B: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C:购入材料发生的节约差异
- 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E:以上选项均正确
答 案:AD
解 析:考察存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购入材料发生的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购入材料发生的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D。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