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中级审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每日一练试题11月04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中级审计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与存货记录的完整性认定相关的是( )。
- A:从存货账簿记录追查至存货实物
- B:在存货监盘时观察存货的状况
- C:从存货盘点记录追查至存货账簿记录
- D:根据存货盘点记录确定抽查盘点存货的范围
答 案:C
解 析:针对完整性认定,查漏记项目,应当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追查到明细账。
2、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以前年度有明显提高,审计人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A:销售收入减少
- B:销售成本减少
- C:平均存货减少
- D: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答 案:C
解 析: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要提高存货周转率就需使得销售成本加大,平均存货余额减少
3、为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应审查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期间是:
- A:决算日后任意一天
- B:决算日当天
- C:整个审计期间
- D:决算日前后数天
答 案:D
解 析:审查银行存款决算日前后数天,可以测试银行存款截止期的正确性。
4、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不包括()
- A:对各类业务(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 B: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 C:对报表列报的认定
- D:对内部控制的认定
答 案:D
解 析: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可以归为三类:①对各类业务(交易和事项)的认定;②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③对报表列报的认定
5、审计人员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属于()
答 案:B
解 析:审计人员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属于亲历证据
多选题
1、审计人员在审查未入账的长期负债时,以下做法恰当的有()
- A:查阅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议记录,文件资料等,了解企业决定筹集的全部债务资金的来源
- B:向被审计单位索取债务说明书,了解举债业务
- C:向债权人函证负债金额,确定负债记录的完整性
- D:审查借款合同,调查了解抵押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其所有权是否确为企业所有
- E:分析利息费用账户,验证利息支出是否合理
答 案:ABCE
解 析:D用于审查长期借款抵押、担保的情况
2、下列有关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由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准则组成
- B: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由一般准则、作业准则和报告准则组成
- C: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一般准则对内部审计风险识别和评估进了规范
- D:绩效审计具体准则属于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的业务类准则
- E:审计抽样具体准则属于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中的作业类准则
答 案:ADE
解 析:选项B,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包括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和内部管理准则;选项C,一般准则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基本资格条件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规范。
3、下面属于文字说明法特点的是()
- A:单独使用时只限于内部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且易于描述的小型企业
- B:使用范围广泛
- C:可以对调查对象做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
- D:反映问题不全面,仅限于被调查事项的范围
- E:难以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内部控制系统的细节
答 案:ABCE
解 析:文字说明法的优点包括:①可以对调查对象做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②使用范围广泛,不受企业类型的限制。文字说明法的缺点包括:①难以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内部控制系统的细节;②对于规模较大、内部控制系统复杂的企业,用文字说明势必显得冗长、头绪繁多,不便从总体上对内部控制系统做出全面评价;③文字记录会因每个人的行文习惯和叙述风格不同而异,如果对某项控制环节表述不清或文字表达含混,则很容易引发对某些控制内容的误解。如果单独采用这种方法,则只限于内部控制系统比较简单且易于描述的小型企业。D项属于调查表法的特点
4、在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主要错报风险包括()
- A:遗漏交易,如未记录已收取货物但尚未收到发票的采购相关的负债或未记录尚未付款的已购买的服务支出
- B:采用不正确的费用支出截止期,如将本期的支出延迟到下期确认
- C:完成预算、满足业绩考核、从银行取得资金、吸引潜在投资者,误导股东、影响公司估价等动因,通过操纵负债和费用的确认来控制损益
- D:复杂的交易安排,导致费用支出分配或计提的错误
- E: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
答 案:ABCD
解 析:E.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属生产与存货的主要风险
5、电子数据审计中,数据采集的方式有:
- A:文件传输
- B:数据验证
- C:直接拷贝和直接读取
- D:开放数据互连
- E:平行模拟
答 案:ACD
解 析:数据采集的方式: (1)直接拷贝和直接读取。 (2)利用嵌入审计模块采集数据。 (3)利用财务软件标准接口采集数据。 (4)网上采集。 (5)文件传输。 (6)开放数据互连(ODBC)。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