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个人理财》每日一练试题01月2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专业审计,应制定审计规范,并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 )
答 案:对
解 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对个人理财顾问服务的专业审计,应制定审计规范,并保证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2、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计划时,可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单独当作理财计划销售,或者将理财计划与本银行储蓄存款进行搭配销售。 ( )
答 案:错
解 析:商业银行不得将一般储蓄存款产品单独当作理财计划销售,或者将理财计划与本行储蓄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
3、教育金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答 案:对
解 析:教育金保险一般都具有投资分红功能。它分多次给付,回报期相对较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4、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体现的是风险选择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体现的是风险分散原则。
单选题
1、张先生认购某面值为100元的5年期附息债券,若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到期收益率均为10%,则债券现在的价格为()元。(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A:100.0
- B:95.6
- C:110.0
- D:121.0
答 案:A
解 析:到期收益率是指使债券的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等于债券现在价格的贴现率,一般用y来表示。设债券价格为P,票面利率为r,到期支付的本金为M,每次支付的利息为C,利息支付的次数为n,计算到期收益率(在利息支付时间间隔内)的公式为:P=C÷(1+y)+C÷(1+y)2+…+(C+M)÷(1+y)n,由此,可以看出当债券价格等于面值(平价)的时候,票面利率=即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2、小李听理财师推荐配置了一个基金组合,该基金由偏股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混合而成,组合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2%,标准差为0.06,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小李该基金组合的夏普比率是()。
答 案:C
解 析:夏普比率等于投资组合在选择期间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与这期间收益率的标准差的比值。它衡量了投资组合的每单位波动性所获得回报。所以,该基金组合的夏普指数为(12%-2.25%)÷0.06≈1,63。
3、下列不属于影响获得国家基本养老金因素的选项是()。
- A:当地上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
- B: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水平
- C:退休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水平
- D: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
答 案:C
解 析: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4、风险资产组合的方差是()。
- A:组合中各个证券方差的加权和
- B:组合中各个证券方差的和
- C:组合中各个证券方差和协方差的加权和
- D:组合中各个证券协方差的加权和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关于受益人具有的法律地位和特征,说法正确的()。
- A:受益人应当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在投保时指定,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
- B:受益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 C:受益人如未指定,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即为受益人
- D:受益人无偿享受保险利益,受益人不负交付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也无权向受益人追索保险费
- E: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归受益人独立享有,不能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
答 案:ABCDE
解 析:受益人具有以下法律地位和特征:第一,受益人应当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在投保时指定,并在保险合同中载明。第二,受益人是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如果发生给付纠纷,受益人可以独立行使诉讼权利,请求得到给付。第三,受益人如未指定,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即为受益人。第四,受益人无偿享受保险利益,受益人不负交付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也无权向受益人追索保险费。第五,受益人权利的行使时间必须在被保险人死亡之后,如果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受益权随之消灭;如果受益人为谋取保险金而杀害被保险人,其受益权即被剥夺。第六,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归受益人独立享有,不能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退休养老规划重要性的有()
- A:目前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完善
- B: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罹患疾病的概率增加
- C: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了社会养老负担
- D:生活、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逐渐增长
- E:退休者希望退休后维持独立自主、有品质的生活
答 案:ACDE
解 析:退休养老规划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老龄化趋势;二、医疗和健康费用持续增加;三、通货膨胀影响;四、生活品质提高和额外支出增加;五、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