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风险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 ( )
答 案:对
解 析:答案为对。题干说法正确。
3、内部模型法指商业银行基于内部模型体系开展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将计量结果应用于资本计量的全过程。
答 案:对
4、权重法下,所有资产类别都对应相同的风险权重()
答 案:错
解 析:权重法下,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风险权重
单选题
1、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法降低声誉风险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因此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认识,最不恰当的是()
- A:所有员工都应当深入理解风管理念,恪守内部流程,减少可能造成声誉风险的因素
- B: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是有资质的营销人员、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和现代信息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 C:商业银行面临的几乎所有风险都可能危及自身声誉
- D:声誉风险一般不采取历史模拟法进行计量和监测
答 案:B
解 析:商业银行要采取恰当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控制或缓释声誉风险,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是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扎实的常态化建设、灵活的风险处置应对措施、高效的风险管理流程、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及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以下关于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商业银行通常借助自我评估法和因果分析模型,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
- B:在操作风险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可依据评审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
- C:商业银行可根据关键风险指标所反映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优先排序
- D:商业银行应当基于操作风险自我评估法和关键风险指标法,定期对主要操作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通常借助自我评估法和因果分析模型,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这是关于操作风险识别方法的说法。
3、某商业银行持有1000万美元资产。700万美元负债,美元远期多头500万,美元远期空头300万,则改商业银行的美元净敞口头寸为()万美元。
答 案:B
解 析:单币种敞口头寸=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即期资产-即期负债)+(远期买入-远期卖出)+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300+200=500万美元
4、某商业银行当期贷款余额共2600亿元,其中正常类2300亿元,关注类190亿元。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分别为100亿元、55亿元、15亿元。则该银行当期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
- A:90.9%
- B:6.83%
- C:6.54%
- D:155%
答 案:D
解 析: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即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x100%=(100+55+15)/(2600-2300-190)=155%
多选题
1、在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对所涉及证券业务需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相关方包括()
- A:原始权益人
- B:管理人
- C:资信评级机构
- D:资产服务机构
- E:托管人
答 案:ABCDE
解 析:在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相关各方的风险管理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管理人2、原始权益人3、资产服务机构4、增信机构5、托管人6、资信评级机构
2、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旨在形成统一,规范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规则,其主要目的和作用包括()。
- A:改变授信过程中“搭便车”、“垒大户”等现象
- B:推动提升集中度风险管理水平,降低客户授信集中度
- C: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上市公式信贷可获得性
- D:引导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降低系统性风险
- E:增强对同业业务的布局,将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答 案:ABD
解 析:经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结合国内银行业实践,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旨在形成统一、规范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规则。 该办法对商业银行加强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提出一整套安排和要求,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提升集中度风险管理水平,降低客户授信集中度;提高单家银行对单个同业客户风险暴露的监管要求,有助于引导银行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弱化对同业业务的依赖,将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明确单家银行对单个企业或集团的授信总量上限,有助于改变授信过程中"搭便车”“垒大户"等现象,提高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