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28日

2022-07-28 11:24:33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7月28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

  • A:沙赫特
  • B:詹姆斯
  • C:伊扎德
  • D:坎农

答 案:B

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理论及其观点。以下为主要的四种情绪理论:一是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二是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三是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四是汤姆金斯和口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故选B。

2、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遵循“道德原则”活动的是()。

  • A:自我
  • B:本我
  • C:镜我
  • D:超我

答 案:D

3、弗洛伊德认为,克服阻抗重要的武器是*()

  • A:释义
  • B:面质
  • C:解释
  • D:指导

答 案:C

解 析:弗洛伊德认为,克服阻抗重要的武器是[分值:0.5]

4、“祸不单行”可以用来形容:

  • A:单一性压力
  • B:同时性叠加压力
  • C:破坏性压力
  • D:继时性叠加压力

答 案:D

5、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

  • A:稳定性
  • B:独特性
  • C:统合性
  • D:功能性

答 案:B

6、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 B: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
  • C: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
  •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 案:C

解 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

7、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 A:严谨的会谈提纲
  • 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
  • C:规范的咨询流程
  • D:规范的咨询环境

答 案:D

解 析:过分随意的交谈、心理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对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和会谈方式,建立规范的咨询环境,以避免这种因素的影响。

8、有人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话所蕴含的意思是()。

  • A:用心做事最重要,即使做不好也是值得肯定的
  • B:聪明才智是把事情做好的关键
  • C:敬业精神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前提
  • D:创新精神是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

答 案:C

解 析:敬业,就是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实做细,精益求精,创造一流。一个人具备了强烈的敬业精神,就意味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心态、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做好每一件事情;就能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做到勤奋踏实,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就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做损害集体的事情。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
  •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
  •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答 案:BCD

解 析:《基础知识》P132

5、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是()。

  • A:不能自控情绪波动
  • B:社会地位欲求不满
  • C:莫名的青春期烦躁
  • D:价值观念的幼稚性

答 案:ABCD

解 析: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儿童正处于新的反抗期,称为第二反抗期。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是:①社会地位欲求不满。②观念上的“碰撞”。③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④莫名的青春期烦躁。⑤反抗的主要指向为父母。

6、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这样的策略包括()。

  • A:贬损来源
  • B:歪曲信息
  • C:论点辩驳
  • D:投射作用

答 案:ABC

解 析:在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7、彼得·圣吉说“真正的自由绝非摆脱束缚的自由,而是创造我们之所真心之所向往的自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不用摆脱束缚也能获得自由
  • B:自由都是相对的
  • C:自由是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取得的
  • D:自由是一种主观想象

答 案:BC

解 析:从业人员要正确看待法律与自由、权利的关系,坚持树立法律是维护自由、保障人权的观念,而不能相反,把法律法规与个人自由、权利对立起来,所以A选项错误。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所以B选项正确。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依靠实践性活动取得的,所以C选项正确。自由不单是一种主观想象,也不纯粹是客观的,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所以D选项错误。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