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杰克逊人格问答编制方法属于()。
- A:逻辑分析法
- B:因素分析法
- C:经验效标法
- D:综合分析法
答 案:D
解 析:将经验法、因素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综合起来编制的人格问卷是杰克逊人格问卷,这种方法称综合法。
2、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答 案:B
3、个体心理发展的首个加速期是()。
答 案:A
解 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4、SAS可以用来( )。
- A:自评焦虑症状
- B:反映焦虑者的主观感受
- C:鉴别各种神经症
- D:临床确诊焦虑症
答 案:B
解 析:SAS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 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5、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了符合别人利益的事情就是有道德的
-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 D:道德因人而异,没有确定不一的标准
答 案:C
解 析: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6、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防御机制是()的功能。
答 案:A
7、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8、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的标准。
- A:记忆过程
- B: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 C:思维过程
- D:三个记忆系统
答 案:D
解 析: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活动,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收集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 )
答 案:ABCD
解 析:心理咨询师可由不同途 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包括主诉、家属报 告、涉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 品分析和其他。
5、正确的咨询态度包括( )。
答 案:ABCD
解 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6、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 )。
- A:履行合同和契约
- B:使用次的原材料,以减低企业成本
- C:拒绝投诉者登门,维护企业形象
- D:保守企业秘密,遵守企业纪律
答 案:AD
解 析: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守企业秘密。
7、关于如何培养职业情感,正确的认识是()。
- A:只有从事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才能激发职业情感
- B: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
- C:以小“善”去小“恶”,坚持点滴积累以巩固职业情感
- D:时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强化职业情感
答 案:BCD
解 析: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情绪体验。职业道德情感具有认识鉴别功能,是从业人员选择职业行为的直接动因。在职业道德修养领域中善恶之别,泾渭分明,善虽小,仍然不失其为善;恶虽小,也终究是恶。所以从业人员对自己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积小成大,为人民建功立业,也正是在点点滴滴的行为体验中,职业道德情感才能得以加强和巩固,使自身的修养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