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22日

2022-11-22 11:37:31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22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关于真诚,错误的说法是( )。

  • A:真诚不是实话实说
  • B:表达真诚应随咨询进程而变化
  • C:真诚要有感而发
  • D: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真诚

答 案:C

解 析: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对求助者表达真诚应注意,心理咨询师不能有感而发,不能忘情发泄自己的内心世界。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真诚。表达真诚应随咨询进程而变化。

2、关于职业化管理,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主要靠直觉和灵活应变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管理方式
  • B:职业化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强调过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 C:职业化管理要求员工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
  • D:职业化管理十分注重人性化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强调僵硬标准的管理

答 案:C

3、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系最不密切的概念是( )。

  • A:存在主义
  • B:自我实现
  • C:人的尊严
  • D:观察学习

答 案:D

解 析: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提出的,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概念,属于新行为主义的范畴。 存在主义、人的尊严、自我实现三个概念和人本主义密切相关。

4、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 案:A

5、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 )会谈。

  • A:摄入性
  • B:治疗性
  • C:鉴别性
  • D:咨询性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会谈的种类,可分为搜集资料的“摄入性会谈”,即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状况,等等;“鉴别性会谈”,即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治疗性会谈法”,即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最后一类会谈是咨询性会谈,这类会谈主要涉及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此外,还有一类是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是指当求助者遇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遇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所以,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摄入性会谈。

6、阻抗的本质是( )。

  • A: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
  • B: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反抗和抵制
  • C:咨询师对求助者异常行为的阻拦
  • D: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总称

答 案:A

解 析:阻抗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等。

7、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 B: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
  • C: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
  •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 案:C

解 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

8、咨询目标应该是( )。

  • A:咨询师的目标
  • B:双方商定的目标
  • C:求助者的目标
  • D:上级咨询师布置的目标

答 案:B

解 析:咨询目标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的目标,是双方都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要由双方商定。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瑞文测验的分型主要包括( )。

  • A:儿童型
  • B:彩色型
  • C:标准型
  • D:高级型

答 案:BCD

5、咨询师说“那你仔细思考一下,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和婚姻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表明咨询师()。

  • A:启发引导求助者
  • B:运用了指导技术
  • C:解释求助者问题
  • D:运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答 案:AD

6、婴儿的主要动作包括()。

  • A:手的抓握
  • B:啃咬咀嚼
  • C:视觉定向
  • D:独立行走

答 案:AD

解 析: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技能发展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7、关于阻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出现阻抗属于正常现象,咨询师完全不必在意
  • B:行为主义学派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行为矫正的不服从
  • C: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
  • D: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

答 案:BCD

解 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阻碍因素 阻抗(resistence),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因此,积极地认识阻抗的表现形式,并加以有效地克服,可增进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心理沟通及促使后者对其特定思想、行为方式的领悟。据此,克服阻抗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阻抗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也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而罗杰斯则将阻抗看作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此外,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它或由于个体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或由于个体缺乏其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所有这些理论均表明,阻抗对于心理咨询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人们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或处理不当,则心理咨询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