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23日

2024-09-23 12:44:28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 A:企业和谐发展
  • B:为人民服务
  • C:员工职业理想的实现
  • D:技术创新

答 案:B

解 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是(  )。

  • A:从业人员的特定行为规范
  • B:企业上司的指导性要求
  • C: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
  • D:职业纪律方面的最低要求

答 案:A

解 析: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特定行为规范。故选A。

3、SCL一90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两项,即总分和()

  • A:阳性项目数
  • B:阳性项目均分
  • C:阴性项目数
  • D:因子分

答 案:D

4、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

  • A:沙赫特
  • B:詹姆斯
  • C:伊扎德
  • D:坎农

答 案:B

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理论及其观点。以下为主要的四种情绪理论:一是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二是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三是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四是汤姆金斯和口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故选B。

5、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 )会谈。

  • A:摄入性
  • B:治疗性
  • C:鉴别性
  • D:咨询性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会谈的种类,可分为搜集资料的“摄入性会谈”,即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状况,等等;“鉴别性会谈”,即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治疗性会谈法”,即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最后一类会谈是咨询性会谈,这类会谈主要涉及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此外,还有一类是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是指当求助者遇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遇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所以,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摄入性会谈。

6、除那一项外,其它各项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

  • A:歪曲的认知
  • B:饥饿
  • C:躯体创伤
  • D:噪音

答 案:A

7、在MMPI的566题版中,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过( )。

  • A:8分
  • B:10分
  • C:22 分
  • D:30 分

答 案:D

解 析:Q是疑问量表,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若在566题版中原始分超过30分,399题版本中超过22分,则提临床量表不可信。

8、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
  •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 D: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体系

答 案:B

解 析: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压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压力。

  • A:社会环境性
  • B:社会性
  • C:一般单一性
  • D:叠加性

答 案:CD

解 析: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按性质,压力可分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又分为同时性叠加压力和继时性叠加压力)、破坏性压力。按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分为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5、奥尔波特认为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  )。

  • A:隐含的
  • B:现实的
  • C:想象的
  • D:抽象的

答 案:ABC

解 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6、测验题目常见的排列方式有( )。

  • A:并列直进式
  • B:专列式
  • C:混合螺旋式
  • D:公共汽车式

答 案:AC

解 析:知识点: 心理测量学 /编制使用 原话在《基础》的测验的编排和组织。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是两种常见的测验排列方式。

7、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包括()。

  • A: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
  • B:通过改变人的信念、态度或思维,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
  • C: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认知
  • D:需要同时研究、关注人的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

答 案:AB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