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6月19日

2024-06-19 12:56:28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6月1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你们公司新开了一个分公司,需调配老员工去,出于什么原因你愿意主动去?()

  • A:升职
  • B: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 C: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
  • D:逃离目前让人窒息的工作环境

答 案:D

2、关于学雷锋,你的看法是()

  • A:雷锋已经“死”了
  • B:人间处处有雷锋
  • C:学雷锋有风险
  • D: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

答 案:B

3、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4、“不固定角色”是一种坦诚交流技术,它属于

  • A:行为治疗
  • B:认知行为疗法
  • C:完形治疗
  • D:人本主义疗法

答 案:D

5、逆反期的出现是( )。

  • A: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 B: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异常现象
  • C:由早期挫折造成的
  • D:人格异常的一种表现

答 案:A

解 析:与两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相对应的是两次逆反期。第一逆反期是在孩子2~4岁的时候。这时候的孩子要求实现自我意识,想要告诉大人们“我已经长大了,能做事情了,你们要相信我。  我们常说的逆反期大多是指第二逆反期,即孩子从10~16岁这段时期。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大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对孩子的逆反,作为父母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论是第一逆反期还是第二逆反期,并不是孩子学坏了,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对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在人生发展历程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尤其是处在第二逆反期的孩子,这个时期是他们发展的鼎盛时期。逆反期是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的过程,作为家长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据我所知,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逆反期有三种处理方式是非常错误的。

6、按照中国常模标准,MMP1的T分在()以上,便可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

  • A:55分
  • B:60分
  • C:65分
  • D:70分

答 案:B

解 析:MMP1按照美国常模T分70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而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7、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 A:抱负水平
  • B:成败的主观概率
  • C:出生顺序
  • D: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答 案:C

解 析: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的联系。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目标的吸引力,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8、在一项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的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的影响。

  • A:熟悉
  • B:相似
  • C:邻近
  • D:外貌

答 案:A

解 析: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且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的频率交往,人们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除了智慧性外,“诚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还包括()。

  • A:通识性
  • B:止损性
  • C:资质性
  • D:机动性

答 案:ABC

解 析:诚信的特征有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

5、运用16PF的特殊演算公式得出的人格因素包括( )。

  • A:适应与焦虑
  • B:创造力强
  • C:怯懦与果断
  • D: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

答 案:BD

解 析:16PF演算公式得出的人格因素有: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

6、测验题目常见的排列方式有( )。

  • A:并列直进式
  • B:专列式
  • C:混合螺旋式
  • D:公共汽车式

答 案:AC

解 析:知识点: 心理测量学 /编制使用 原话在《基础》的测验的编排和组织。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是两种常见的测验排列方式。

7、动机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

  • A:需要
  • B:情绪
  • C:诱因
  • D:内驱力

答 案:ABCD

解 析:动机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的来源包括个体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两种,其中,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另外,内驱力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并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一种生理性动机,情绪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其中正性情绪驱动个体朝向某一对象,消极情绪驱动个体远离某一对象。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