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每日一练试题11月17日

2022-11-17 09:58:06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2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每日一练试题11月17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方向。

答 案:错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现在可以直接在大气里测量。

答 案:对

3、低碳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答 案:对

4、熊猫标准是强制减排标准。

答 案:错

单选题

1、低碳生活"指的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排放。

  • A:碳
  • B:臭氧
  • C:废气
  • D:垃圾

答 案:A

2、为保护环境,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 B:使用私人车
  •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 案:C

3、人们在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时,实际上更侧重于因()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及其引发的全球暖化

  • A:市场活动
  • B:自然因素
  • C:人类活动
  • D:生产活动

答 案:C

4、下列哪些措施或行为有助控制汽车污染排放?()

  • A:推广小排量汽车
  • B:冷车启动
  • C:频繁剎车

答 案:A

多选题

1、日本开发核能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 A:核燃料的供应问题
  • B:核燃料的技术问题
  • C:核能开发的安全问题
  • D:核能开发的效率问题

答 案:AC

2、建筑能耗主要包括()方面。

  • A:采暖能耗
  • B:空调能耗
  • C:工厂的热水供应能耗
  • D:工厂照明能耗
  • E:家用电器能耗

答 案:ABCDE

3、下列能源中属于无碳能源的是()。

  • A:生物质能
  • B:水能
  • C:煤炭
  • D:风能
  • E:太阳能

答 案:BDE

4、影响一国人均能耗基本水平的因素有

  • A:国家情况
  • B:消费模式
  • C:工业结构
  • D:人口素质

答 案:ABC

主观题

1、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

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

2、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答 案:清洁能源开发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

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费章节课程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