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3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其他间接排放是指因会展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包括能源间接排放。
答 案:对
2、核查中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 检验的类型不包括寻求第三方的书面确认。
答 案:错
解 析:核查中, 可采用多种检验方法, 如对数据进行交叉检查, 以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抄写错误; 对历史数据进行验算; 或对证明某项活动的文件进行交叉检查。
a) 寻求根据: 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 例如: 对用来计算报告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外购燃油数量, 通过付款部门保存的供方发票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
b)验算: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c)数据追溯:通过交叉检查原始数据记录检查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例如:对测量多个排放源所测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查者核实所有排放源都纳入了清单之内。
d)确认:寻求独立第三方的书面确认。这可以用于核查者无法进行实际观测的情况,例如:对流量计的校准。
3、碳排放权交易的特征是无总量控制。
答 案:错
4、碳税即是对碳排放所征收的税,是按照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征收。
答 案:错
单选题
1、请识别下列哪项是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 )。
- A:制造电力、 热、 蒸汽或其他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 B:外购电力、 热、 冷和蒸汽等;
- C:生产过程中由于生物、 物理或化学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 D:组织拥有或控制原料、 产品、 固体废弃物与员工通勤等运输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答 案:B
解 析:范围 2: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组织消耗的外部输入的电力、 热、 冷或蒸汽生产所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这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并非发生在组织边界内部, 但应予以量化。)
2、确定和选择排放因子是否需要考虑时效性?
答 案:A
3、以下不属于节能提效措施的是()
- A:淘汰落后产能
- B:降低自动化水平
- C:差异电价
- D: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答 案:B
4、现场核查的目的是通过现场观察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查阅排放设施运行和监测记录、查阅活动数据产生、记录、汇总、传 递和报告的信息流过程、评审排放因子来源以及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会谈,判断和确认重点排放单位报告期内的()。
答 案:C
多选题
1、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 A:相关性
- B:完整性
- C:—致性
- D:准确性
- E:透明性
答 案:ABCDE
2、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
- A:ISO14064-1
- B:ISO14064-2
- C:ISO14064-3
- 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答 案:AD
3、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
-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
- 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
- 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答 案:AD
4、核算边界包括()。
- 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
- 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
- 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
- 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
答 案:ABCD
主观题
1、事故火炬气体成分如何获取?
答 案:有实测条件的企业应采用实测数据,没有实测条件的企业可根据事故气体来源估算主要成分及含量,并在报告中说明估算理由。
2、石灰石消耗排放因子是否采用实测值?
答 案:目前我国大部分造纸业生产企业做不到对以上参数进行实测。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没有实测的方法学和实例,因此暂不建议国内相关企业实测石灰石消耗排放因子。
3、如果企业有自己实测的排放因子,且跟缺省排放因子有差别时是否可采用实测排放因子?
答 案:企业有实测排放因子时可选用实测,但在报告中需说明实测仪器、测量方法及方法相关依据等。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