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50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某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有些学生的习作,整体的段落安排比较清楚,但各段中的层次却不清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组织句群。比如,空间顺序、动静关系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剖析教科书选文中某些段落的层次关系,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有二百多字,写了植物、动物,远景、近景,静态、动态,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味觉感受等众多内容,层次清晰,堪称典范。教师还可以提供一组课外材料,其中包含相互关联的句子,但句子之间的语意联系不紧密。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层次组织这些材料,重新调整语序,写成一段层次清晰的文字。
    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是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B学生改进习作的层次问题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

    C教科书选文均可作为训练习作层次的典型材料

    D课外材料在习作层次训练方面与课内形成互补

  • 2. 阅读某教师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匾额文化”活动方案,按要求答题。活动一:了解匾额里的“错别字”。猜猜匾额中“错别字”的寓意,让学生了解有些匾额里的字看似有误,实际上有独特的寓意。
    活动二:理解匾额的独特寓意。归纳匾额的不同类型,比较不同类型匾额的功能和悬挂的场合,理解其中的寓意。
    活动三:探究匾额的文化内涵。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全聚德”“同仁堂”等知名匾额的文化内涵,然后再说说自己看到的匾额,继续在小组内谈谈这些匾额的文化内涵。
    活动四: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匾额,配上文化内涵说明,送给最好的朋友。
    对上述活动方案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活动一意在引导学生完成识字写字任务

    B活动二侧重训练学生逆向发散思维能力

    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

    D活动四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 3. 阅读两位教师教学《中国石拱桥》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教师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吗?要说清楚一个事物,既要注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还要注意怎么说。比如把一个不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别人,可以用熟悉的事物来替代它。再比如,准确地列出数字就使得说明更加科学严谨。如果能把一个事物分类进行介绍,就会更加清楚明白。
    教师乙:今天学习《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又建成了各种各样的桥,这是古人不能想象的。我们还要通过我们的智慧与汗水建造通往幸福生活的美丽桥梁。
    对上述课堂小结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准确说明

    B教师乙的总结能够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C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诠释了说明文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D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给学生提供了解读说明文的策略

  • 4. 阅读某教师《海底两万里》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文学名著阅读,其核心当然在于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情节的了解和把握,就无法明确整部作品的脉络和主线,自然也就不可能对整部作品的主题、情感作出深刻的理解。八年级的学生,缺乏阅读的自觉性,而且也缺乏阅读的技巧方法,只是粗略阅读,图个表层“意思”。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深入地探究文本,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读完一本名著不容易,读懂一本名著就更难了。因此,在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中,老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在我原先的设计中,学生每天要阅读《海底两万里》两节内容,并对各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名著最基本的情节。而在后续的设计中,我发现仅这样并不能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入理解。受其他老师启发,我安排学生在周末选择作品中最打动自己的三个情节来配画,并说明理由。
    对上述教学反思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配画的教学设计是为了有效地梳理全书的情节

    B学生每天的文学名著阅读量必须有统一的要求

    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定性又有选择性

    D没有老师的指导,初中生就无法读完一本名著

  • 5.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边讲解边板书)古汉字中,“”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武力)+(口,城邑)。本义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金文“國”再加“口”(口,城邑)另造“國”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均有武力守卫的城邦。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國”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域。(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国家破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国”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城。
    (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的繁体字

    B理解词义,给学生释义的方法

    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法

  • 1. 阅读某教师《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课文中用了多个不同的动词表达“走”,找一找。(学生找出相关动词:“爬”“跑”“移”“攀”“探”“踩”等)
    师: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与“走”相关的动词?
    生:是为了避免呆板和单调。
    师:也有这一作用,不过,这些动词可能包含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呢,大家找找看。老师先举个例子,我觉得“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中“飞跑”两字就用得很好,它写出了活泼的童心,让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五个小男孩的活泼好动。
    生:“一面跟着他们跑”的“跑”有意思,五个男孩顽皮果断,是“飞跑”。而“我”先有所犹豫,后来被大家激将,才“跟着他们跑”,更多的是随从,是好奇。
    生:“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蹲”和“靠”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我”处境的危险、内心的恐惧。我们害怕的时候经常就是“蹲”着、“靠”着的。
    生:“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这个“攀”字写出了那些孩子动作的老练。
    师:是啊,面对危境,其他的孩子因为有经验,行动有板有眼,“攀爬”是沉稳。“攀”既点出了孩子们爬山的熟练,又对比鲜明地衬托出“我”的胆怯。其实,还有“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的“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什么?能分析一下吗?
    生:这个“踏”字可以看出父亲的智慧?父亲不是直接去救孩子,而是一步一步教孩子下来:先让孩子找到下面的岩石,然后告诉孩子具体的方法——“踏到那块岩石上”。让孩子觉得克服困难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好脚下的条件,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
    师:在父亲的帮助下,儿子有变化吗?
    生:有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里的“探”字体现出“我”从胆怯谨慎变得勇敢,生命中注入了自信的琼浆。
    生:这里的“踩”字用得也非常好。“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踩到了安全的地方终于完成了脱险的历程。“踩”字刻画了受到磨炼走向成功的孩子形象。
    师:父亲在紧急关头唤起了儿子的勇气,更为儿子赢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今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从而增强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问题]
    (1)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目的。
    (2)评析该教师课堂反馈的方法和效果。
  • 2. 请从第②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 3.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 1. 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 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3.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