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4月24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0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4月24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A

    B

  • 2. 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A

    B

  • 3. 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

    A

    B

  • 1. 对我国记者的角色定位,表述错误的是()

    A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B无冕之王

    C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的业绩与呼声

    D舆论监督,捍卫公共利益

  • 2. 随着形势发展,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适应()传播趋势。

    A大众化、信息化

    B多元化、社会化

    C碎片化、网络化

    D分众化、差异化

  • 3. 中国最早的邸报诞生于(),早期为手抄,北宋后开始采用印刷方式。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 1. 根据宪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享有()。

    A言论自由权

    B出版权

    C选举权

    D被选举权

  • 2. 新闻记者不得从事的有()。

    A与记者职务有关的有偿服务

    B借新闻采访工作从事广告、发行、赞助等经营活动

    C购买与新闻采访活动无关的金融产品

  • 3.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包括()。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制衡、动态平衡功能

  • 1.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 2. 坚持“双百方针”会有害于“二为方向”。
  • 3. “三贴近”原则?
  • 1. 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如何反映人民、生活?
  • 2. 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媒体,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是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媒体遇到了强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广播已经沦为一种“弱势传媒”,即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人认为广播媒体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广播悠长的历史也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广播事业仍会有复兴繁荣的一天。请你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评论。
  • 3. 请谈谈新闻工作者三贴近和三深入的关系。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