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3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7下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来啦,欢迎大家随时前来测试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一首歌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其中“合”的功能?( )

    A变化再现

    B对比

    C模进展开

    D倒影

  • 2. “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

    A音高

    B速度

    C音色

    D力度

  • 3. “老师在‘创作’模块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并分析其‘鱼咬尾’的发展手法,然后用该手法写作旋律”,该教学活动是( )。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 4. 下列关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高中音乐课堂全部按照学生意愿开设

    B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均应以学生演奏、演唱为主

    C在“歌唱”模块中应安排合唱的分声部排练

    D高中阶段应开设简谱读写课

  • 5. 在休止拍的教学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方法体现了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理念?( )

    A学生用身体动作即兴表现休止拍

    B学生大声喊“空”以表示休止拍

    C教师用点头的方式表示休止拍

    D教师用数数表示休止拍

  • 1. 旋律写作。
    以下面谱例中的旋律作为主题,分别写作三段变奏。
    要求:(1)变奏一:加花变奏。
    (2)变奏二:当节拍变换为三拍子。
    (3)变奏二:变换为小调式。

  • 1.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1)判断调式调性。
    (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
    (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
    (4)写出1~4小节与5—8小节旋律之间的发展手法。
    《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片段)
    海顿曲



  • 1.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非洲鼓乐》
    教学重点:聆听《坦桑尼亚舞曲》,并参与鼓乐节奏实践。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教授新课的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附谱例一: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附谱例二: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教学材料:在非洲,鼓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当地的仪式都在击鼓和舞蹈中举行。
  • 1. 案例:
    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音乐素质总体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老师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高低不同的学生混合组成,同时将“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改为以识谱、演唱为主。为促进大家互相帮助与合作,楚老师将期末考核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小组总分数直接影响每位组员的个人成绩?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 1.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题名称】《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教学对象】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主要目标】
    了解现代京剧的特征,学习其演、唱技巧。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老师详细讲解传统京剧的基本知识(四功、五法、行当等)
    2.老师详细介绍传统京剧的脸谱知识
    (1)介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2)演示不同脸谱的绘画方法与特点。
    (3)引导学生练习手绘脸谱,每两人为一组给对方画脸谱。
    3.老师讲述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情
    播放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视频
    4.学生学习与排演《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1)老师讲述这一选段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排演(角色分配、唱段练习)。
    三、小结
    (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