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8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真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分手”的含义是指()。

    A印第安人要求自治

    B南部种植园主要分裂

    C殖民地人民要独立

    D黑人要消除种族歧视

  • 2. 下图显示1751—1851年英国城市人Vl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是()。
    ①工业革命为城市人口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农村自然灾害频发迫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③工业发展促进了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④圈地运动使部分农民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1921年初,列宁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滋生这一“反对”情绪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玉米运动”的推进

  • 4. 下图所反映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A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B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C减少农业耕种面积

    D兴办大型公共工程

  • 5. 从最初的西欧六国结盟到横跨大半个欧陆的28国集团.催生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
    ①消弭民族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②建立统一大市场以促进经济繁荣
    ③提升欧洲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④法国与德国欲联手共同控制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 教师在历史人物的教学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 2. 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小论文
  • 3. 《卢沟桥歌》中有句歌词:“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简述这首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影响。
  • 1. 材料:
    某校历史教师在命制期末考试题中,找到如下一段史料:“国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日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据此,该教师命制了一道单项选择题:
    史载:“国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此材料反映了“国朝”的经济政策是:
    A.严禁通“番”
    B.限制外贸
    C.打击走私
    D.杜绝外贸
    答案:B
    问题:
    (1)该题考查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各是什么?
    (2)指出该题在命制技术上的合理性。
  • 2. 材料一:
    在国王授予城市的特许状中规定:任何人来到这个市镇,只消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主人的追捕:新来者虽然必须经全体市民一致同意才能留住城市,但只要无人对那一年零一天提出非议.就可算是一致同意了。此后除了国王以外的任何人对他都不再有领主权,即他成为了自由人。
    (摘编自[美]泰格《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
    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使市民们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城市自治运动比任何后来的革命更为重要.甚至也比文艺复兴运动和印刷术的发明和罗盘针的发现.或比十九世纪的革命和由此而产生的所有产业上的革命,更为重要……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问题: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中世纪城市获取自治权的方式及其表现。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历史作用。
  • 3.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香港和澳门回归》一课的教学课程。
    教师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醒目地标注香港、澳门的位置,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用多媒体呈现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接着要求学生结合教科书,在“是什么,怎么样”的答问形式上,六人一组,各有分工,你问我答,梳理基本知识。教师在巡回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发出“不错”“很好”“继续问”“你说一说”等话语。十分钟后,若干学生带着本组的答问记录,到讲台前进行展示,教师予以评述。
    问题:
    (1)指出上述材料呈现的主要学习方式,概述这一学习方式应有的特征。
    (2)分析该教师教学行为的可取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 1.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