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五)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1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什么?本站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五)帮助大家了解。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短周期主族的非金属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l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

    B第一电离能:Z>Y>X

    C含氧酸的酸性:Z>Y>X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Z=Y>X

  • 2. 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 3. 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

    A科学思想方法

    B科学文化体系

    C科学对象

    D科学过程

  • 4. 根据图1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

    D

  • 5. 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B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

    C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D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

  • 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故初中阶段各学科的课程内容大多为概念的理解与学习。一些早期的探究者是根据简单的联想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某个概念的一个例子,就给予强化,告诉他是对的;如果学生对刺激识别错了,则告诉他错了。这样通过一系列尝试,正确的反应与适当的刺激就联结起来了,因而,学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是通过提出和检验各种假设来解决种种问题的,包括概念问题。换句话说,学生始终不断地对解决办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对之加以检验。这一观点主要基于布鲁纳等人的《思维之研究》一书。布鲁纳的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各种刺激的出现以形成联想,而是积极地、主动地追究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各种策略,以求加快发现这一概念的过程。
    问题:
    (1)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2)化学概念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现在,化学家们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简要说明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 1.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两种一元酸HX、H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若HY的pH=3,HY是弱酸
    B.若HY的pH=1,则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
    C.若分别加入0.01 mol NaOH固体,则溶液pH均为7
    D.若分别加入0.01 mol NaOH固体,则酸碱均恰好完全中和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讲评本题时,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2)试对学生错选原因进行诊断和分析。 
  • 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
    ①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②学生就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③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④根据实验现象继续讨论,得出结论。
    ⑤后续思考。
    问题:
    (1)如果你是这位教师,请分别介绍你将如何调控、处理①②③④中描述的场面。
    (2)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你将如何给学生设计后续的思考活动?
  •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内容如下。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我们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实验l—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l—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如图卜2所示,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3)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4)如图l-3所示,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在实验卜1(1)和实验1—1(2)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为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经过研磨后变成粉末状的胆矾,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种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在实验1—1(3)和实验1—1(4)中,胆矾和石灰石(或大理石)在变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作化学反应。木柴燃烧、铁的生锈等都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上述可观察到的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化学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化学这一门课程。
    要求:
    (1)对于新接触化学这一门学科的学生,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一部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哪些误区?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