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4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现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四),超多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 2. 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 )。

    A文献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 3. 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  )。

    A归纳总结法

    B设疑探究法

    C巩固练习法

    D收集整理信息法

  • 4. 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

    A启发式教学模式

    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合作学习模式

  • 5. 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①优化组合适当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最优化
    ②适时、适度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③巧妙运用各种变化,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④注意调整教学节奏,保持张弛有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传统的作业模式强调对知识的巩固,使学生通过“题海”战术达到预期目的。传统的作业是专制的、封闭的、独立的,是反复僵化的思维训练,易造成学生思维的疲惫和对知识的麻木。新课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习题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限制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内容的日益丰富,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注重对教法和学法教学改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作业的改革。教学中应使学生自觉地去做作业,把作业当成一种乐趣。
    问题:
    (1)设计一个“生活式作业”的例子并简述其意义。
    (2)设计一个“实验式作业”的例子并简述其意义。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
    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
    (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
    (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 1. 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方案l:加热—,所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一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方案2: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无沉淀生成。
    方案3:加入少量盐酸—,有无气体生成。
    方案4:放入试管中加热一有无水滴生成。
    【巩固提高】略。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请你针对方案3和方案4的设计进行评价。
    (3)从评价类型看,上述教学摘录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 1.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
    图3是某教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流程图。

    附:展示、学生实验、课堂辩论、课后拓展内容
    主题l.“介绍化肥中的核心成员”
    主题2.“买哪种化肥更划算”
    主题3.“化肥家族的发展”
    学生实验l.探究区分氮、磷、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①看;②闻;③溶;④研磨。
    学生实验2.探究碳酸氢铵的有关性质
    课堂辩论
    正方:化肥的使用是利大于弊
    反方:化肥的使用是弊大于利
    课后拓展:为邻近村民介绍化肥并发放碳酸氢铵使用说明书。宣传化肥的合理使用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同时向村民传达化肥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问题:
    (1)就本节课设计一个合理、有趣的导入并简要介绍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
    (2)该教学流程图体现了哪种教学设计模式?
    (3)该教学流程图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4)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写一个简单的板书设计。
  •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标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材料二 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材料三 某化学教科书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片段如下:
    实验5-1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5—5)。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实验5-2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5-6),观察现象。
    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要求:
    (1)谈谈你对“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以上材料完成“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