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9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一节体育课适宜的生理负荷安排应是()

    A低—高—低

    B高—低—高

    C高—高—低

    D低—低—高

  • 2. 短跑技术的“起跑后的加速跑”指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转入途中跑姿势的一个疾跑段,距离在()米左右。

    A15

    B20

    C25

    D30

  • 3. 下列运动项目中最能体现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是()。

    A5000米跑

    B花样游泳

    C100米跑

    D三级跳远

  • 4.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太极拳为基础。

    A杨式

    B陈式

    C吴式

    D孙式

  • 5.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

    C社会学因素

    D动力学因素

  • 1. 简述队列练习中“立正”的动作要领。
  • 2. 简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
  • 3. 简述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 1. 案例:李老师带队出去参加中学生田径比赛,并且为参加长跑项目的运动员准备了一些糖块,让学生在比赛前吃下去,用来补充能量。比赛后李老师带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到学校后进行经验总结时,有的学生说:“在跑的过程中,有一阶段时间胸闷,感觉腿抬不起来。”李老师随后告知这位学生这是“极点”现象。
    问题:
    (1)请简述“极点”产生的原因。
    (2)李老师对比赛进行总结后发现他的补糖方式并不合理,请简述最佳的运动补糖方式。
  • 2. 案例:伍老师为八年级上了一节教学内容是立定跳远的体育课。刚开始上课时,伍老师采用了传统的集体练习模式,可刚练不到3组,就有学生反映:“伍老师,太累了......很没劲的......”还有的说:“太单调了!”听到这些话,伍老师想:对呀!这又不是运动队训练,应该改变一下方法。然后就对学生们说:“那么,我们改变一下方法好吗?”听到伍老师的话,大多数学生表示赞同。之后,伍老师就把学生分成了5组(异质分组),每组安排一名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而且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尝试性练习一讨论一练习,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练习,效果确实不同了,课堂气氛很热烈,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厘米不同层次的提高。课后,还有学生问:“伍老师,下次课我们还可以这样上吗?”
    问题:
    (1)伍老师一开始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什么不受学生欢迎?
    (2)改变教学方法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这是为什么?
  •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教学课程,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对象:初一(2)班,共40人。
    教学条件:接力棒20个,田径场一块。
    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用户服务协议与隐私政策

感谢您信任并使用聚题库系统。我们深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个人权益,在使用产品前请充分阅读并理解《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长沙聚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聚优”)在此特别提醒您在使用相关服务前,请认真阅读协议条款内容,确保您充分理解协议中各条款,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法律适用和管辖的条款,以及开通或使用某项服务的单独协议,并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如你未满18周岁,请在法定监护人陪同下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并征得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后使用“聚题库”软件及相关服务。除非您接受本协议所有条款,否则您无权注册、登录或使用本协议所涉服务。


隐私权政策适用我们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我们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

不同意
同意

需要获得您的同意后才能使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