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4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四)最近非常受欢迎,大家快来做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师在讲授完《庄暴见孟子》中“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中“乎”字的用法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又为其举了以下例子,其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2. 某教师布置了给文体分类的课后作业,下列作品分类正确的是(  )

    A《六国论》《过秦论》《伶官传序》都属于史论文章

    B《苏轼》《鸿门宴》《赤壁之战》都属于历史传记

    C《雨中登泰山》《绿》《荷塘月色》都属于游记

    D《眼睛与仿生学》《都江堰》《南州六月荔枝丹》都属于说明文

  • 3. 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归纳鉴赏本诗的收获,并写成《(雨巷)鉴赏小记》;以‘邂逅雨巷’为题,把这首诗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任选其中一题认真完成。”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诗能养人,该作业就是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的过程

    B在初读感知、细品赏读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

    C充分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

    D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4.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1)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物质与意识关系”这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厘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展示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学生思考1分钟后)
    师: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时的一段教学实录。下列评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

    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

  • 5. 阅读《蒹葭》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早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在河边,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绵长,全场安静,学生迅速被感染)
    (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全诗,教师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
    师:这三位同学读得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这三节诗之间有什么特点?
    生:三句话好像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只是改变了一些字词。
    师:还有要说的吗?
    生:都有“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师:也就是说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这语言的魅力。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忽略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B该环节能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初步进入诗歌情境

    C采取了学生自由读、个别读的方式,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D肯定了学生的表现,体现了在课堂中应以激励、表扬为主,并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 1. 阅读《六国论》的教学实录(节选),完成问题。师:苏洵的《六国论》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史实,有些地方说理也欠妥当,谁能找出
    来并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觉得课文中关于六国的灭亡顺序与史实不符。文中说“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可是根据我们学过的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分别是: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9年秦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4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中的说法不太符合历史。
    生2:苏洵提出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的观点是应该肯定的;但他的“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的观点,我们却不能赞同,我们认为燕国后亡是秦远交近攻的合纵策略所决定的。因为六国中燕、齐离秦最远,要先灭燕就必须越过赵、魏,这就势必会违背秦国的策略,就会对秦不利。因此,秦只能在灭亡了魏、赵等国后才进兵灭燕。由此可见,“用兵之效”的说法是不合史实的。
    师:以上同学敢于质疑,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可是这样一来我就开始担心,苏洵的《六国论》“漏洞”这么多,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生3:《六国论》第二部分的论据中有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反映了历史的规律,完全能够证实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观点。
    生4:《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政论文,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北宋王朝屈辱妥协的外交政策进行委婉的讽谏。因此,本文虽有不妥之处,但论证说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师:古人论史,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六国论》能够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文章的意义是深远而积极的。不过,北宋统治者并没接受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31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年),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700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最终招致了灭亡。因此,从这点看,《六国论》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确切,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问题]
    (1)请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请从“多元解读”的角度,评价此次教学过程。
  • 2. 请从第⑦⑧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 3. 请指出该作文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 1.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
  • 3.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