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题(一)已经有了,不要犹豫,快来备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有史学观点认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史学观点是(  )。

    A全球史观

    B唯物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 2. 1896--1910年,朱葆三、唐杰臣、祝大椿、虞洽卿等数十个中国买办、商人在17家外资在华企业中投资。这说明(  )。

    A中外企业强强联合

    B列强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D清政府腐败无能

  • 3. 李鸿章在《致朝鲜国王书》中批评西方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终不能一律平行”,反过说,朝贡关系则在实质上,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平行”。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外交思想( )。

    A具有一定的主权意识

    B契合近代的国际关系原则

    C得到各藩属国的认同

    D致力于实现国家间的平等

  • 4. 《汉书•翟方进传》记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日:‘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这段材料表明( )。

    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C才能的大小是丞相任职的标准

    D丞相一职被废除,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 5. 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发表的《终战诏书》中说到:“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兵勇敢善战,百官可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转。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对这段内容评价正确的是(  )。
    ①表明了日本对美英战争的本质原因
    ②美化侵略战争
    ③“战终”表明日本不甘心承认战败
    ④推卸战争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 简述遵循历史教学设计原则中的“以学生为主”原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2. 简述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所遵循的原则。
  • 3. 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 1. 材料:
    某教师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
    问题:
    请评价该教师的教学目标。
  • 2. 材料一:
    第四十二条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或右岸,于该河以东五十公里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
    第一百六十条(一)在1920年3月31日以后,德国陆军不应有步兵七师、骑兵三师以上。
    自此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十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之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
    其军官之实力总数包含各参谋处人员在内,无论如何组织不应超过四千人。
    第二百三十一条协约及参战各国政府宣告德国及其各盟国使协约及参战各国政府及其国民因德国及其各盟国之侵略,以致酿成战争之后果,所受一切损失与损害,德国承认由德国及其各盟国负担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上述应由德国赔偿之损害,其总数由协约国委员会决定之。该委员会称为“赔偿委员会”……该委员会于上述损害总数之决定,应于1921年5月1日,或于是日以前编制成书,并通告德国政府,以示该国之义务范围。
    ——摘自《凡尔赛条约》
    材料二: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第二条缔约各国协定,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条所称之各项原则者。
    第三条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共同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本条上例之规定,并不解释为禁止获取为办理某种工商或财政企业,或为奖励技术上之发明与研究所必要之财产及权利。
    中国政府担任对于外国政府及人民关于经济上权利及特权之请求,无论其是否属于缔结本条约各国,悉秉本条上列之原则办理。
    第四条缔约各国协定,对于各该国彼此人民间之任何协定,意在中国指定区域内设立势力范围,或相互设有独占之机会者,均不予以赞助。
    ——摘自《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问题: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九国公约》对缔约国产生的影响。
  •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这段材料可以体现出什么思想?
    (2)如果将这段材料应用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节的教学,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 1.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后,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史称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
    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