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五)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9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令大家无比期待的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五)已经上线,快来测试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里根经济学’针对经济低迷采取的措施可以形容为‘四大支柱’,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约束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下列选项中与材料大意相符的是(    )。

    A社会供给平衡思想

    B货币学派思想

    C新保守主义思想

    D新自由主义思想

  • 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外交主张的出现是因为(  )。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

    B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

    D建成中美两国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 3.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国民政府推行这种政策( )。

    A完全改变了民族工业结构与布局

    B使市场调节的活力大大增强

    C受苏联经济体制取得成功的影响

    D无法缓解抗战物资缺乏问题

  • 4.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从这条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列强取得划分势力范围的特权

    D列强取得了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 5. 华盛顿于1787年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他主要是想说明( )。

    A农民起义高涨

    B中央政府软弱无权

    C南北方矛盾尖锐

    D战争债务负担沉重

  • 1. 简述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间的关系。
  • 2. 简述蒸汽机的运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 3. 试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不同点。
  •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为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做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问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 2. 材料一:
    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有的一种人物。……(这种人物)已经被排斥于政治权力的圈子,但是在社会上却还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五代乱离,幸存的士族失去了庄园,流徙各地……宋太祖、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名额……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士大夫不能不为皇帝所用,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隶了。
    ——摘编自费孝通、昊晗等著《皇权与绅权》
    材料二:
    士绅、宗族所支配下的乡村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的城市,疏离、独立于国家权力……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
    ——摘自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材料三:
    从12世纪末到l5世纪,是英国贵族“如日中天”的兴盛时代。他们在与王权的政治和军事对抗中,实力与王权渐趋接近。于是,明确规定贵族与君主封建关系的《大宪章》被认真制定并被屡次颁布,独具英伦特色的议会两院产生了……他们从此成为英国世俗贵族和议会上院的主体力量。……不列颠的贵族群体在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推波助澜,在政治改革运动中把握并遏制着社会进步的脉搏,在经济领域扬眉吐气,在军事、外交等领域高视阔步。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世袭贵族终于到了穷途末路。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贵族史》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土绅和英国贵族的特点及产生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士绅和英国贵族对本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 3. 材料:
    教师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果教师直接设问“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何”,学生是难以回答的。而教师若分层设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地位怎样?政治地位怎么样呢?思想地位怎么样呢?在当时的国情下预测一下它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呢?”等,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最后,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一起探讨。就能较好地归纳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
    ①经济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②政治上,它的产生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上,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④发展趋势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问题: 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 1.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