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8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重点已经为大家整理到了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题(一)里面,快来一边做题一边记忆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 2. 造成南北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 3. 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盛夏

    C隆冬

    D初春

  • 4.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 5.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 1.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内容。
  • 2.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
  • 1. 在地理测试中,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越来越高,阅读下面的地理试题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须(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问题:
    以上试题主要对学生的哪些能力进行了考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 2. 材料:
    下面是张老师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去过建筑不太密集、绿地比较多的郊区吧?在炎热的夏天,从市中心到郊区,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郊区比市中心感觉要凉爽。
    师:是的,郊区的温度平均要比市中心低3℃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导出城市热岛效应)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师:从图上可以知道气温曲线总体是在市中心出现最高点,在郊区居民区出现次高点。还有在离市中心距离差不多的商业区和公园中,商业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公园。
    【承转】根据这些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一下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吗?
    生:(略)
    师: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等温线图上,城区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承转】为什么城市中的温度会高于郊区呢?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根据资料并联系实际,分析市区和郊区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有哪些?
    教师引导:市区和郊区的地面覆盖物、大气环境、水文等有什么不同?城市的工业生产、机动车辆、人群活动等对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影响?
    问题:
    (1)上述教学片段中,张老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2)城市热岛效应与哪些地理教学内容相关?请列举至少两个相关内容并说明联系。
  • 3. 材料:
    赵老师设计了“访问”鲁尔区的东北工业区经济发展智囊团的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协作、扮演考察团中成员的形式进行学习。
    确定任务:对鲁尔工业区进行基于问题的考察,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提出可行性的振兴策略。 学生自由选择体验的角色,进行任务驱动学习。学生分四大智囊团对鲁尔区进行考察(如下表)。完成考察任务后,每个考察团需要提交一份考察报告,通过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本团的考察结果向东北民众汇报,并接受记者的提问(每个团推选出一名新闻发言人)。不发言的团的团员可以担当记者的角色;发言组的其他成员可以协助回答和补充。

    在充分的考察后,智囊团“考察归来”,向东北工业区的民众进行成果汇报。
    在表演结束后,将全班同学集中起来,再次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对这次表演活动进行肯定的评价。
    请同学们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完整的结论。
    问题:
    (1)分析材料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过程模式,并对该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进行评价。
    (2)简述此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程序。
  • 1. 阅读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部分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