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8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的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一)已经上线,大家快来测试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海燕》一课后附有一篇短文《句子成分》,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A知识系统

    B练习系统

    C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

  • 2. 教师围绕“寻找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这一主题,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的是()

    A《威尼斯商人》

    B《堂吉诃德》

    C《欧也妮·葛朗台》

    D《死魂灵》

  •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入课堂,但是板书在语文教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板书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以下不符合概括性的要求的是()。

    A紧扣课文原意

    B规范美观

    C准确使用关键词语

    D简洁完整

  • 4. 阅读《曹刿论战》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师:课文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很精彩,让我们来尝试一下,将课文中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将课文中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演出来。请左边的同学准备第一段的朗读,右边的同学准备第二段的表演。
    (学生;准备、表演) 师:从大家的表演可以看出你们确实理解了这篇课文,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以你们的演技,可以考虑去拍一部《曹刿论战》的电视剧。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篇文章描写战争的过程好像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电视不大一样啊。 生:是的,平常看战争片,打仗的场面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课文没怎么描写厮杀的场面? 师:确实,那我们这篇课文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课文详写的是战前的准备和战后的总结。 师:很好,那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而不像电视一样多描写一些战争场面来吸引读者呢?
    (学生面露难色) 师:那我来提示一下。我们的史学家记载历史并不仅仅是记录事件,他们更希望后人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教训。 生:我明白了,作者详写战前和战后的场面是希望后人能够更好地明白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 师:好,一针见血。那大家不妨探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好的统帅,精通谋略的指挥者,就像赤壁之战中的火攻之计一样,是用智谋获胜的。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正确,确实,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除了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的运用。大家讨论一下,历史上其他的战争是不是符合这一规律。 生:赤壁之战,曹操的部队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中了对方的火攻计,结果一败涂地。 师:大家归纳得非常好。看来,学习了《曹刿论战》,我们的最大收获就应该是认识到战争的内涵。我们身边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面对它们,我们要像课文中说的一样。
    第一,要思考我们是不是有理的一方;第二,我们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 对上述教学片段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师让学生表演读,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B该教学片段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作用

    C该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D教师最后的小结与课文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属于多余的环节

  • 5. 某教师准备开展一次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下面不符合这一主题的诗歌是()。

    A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B舒婷《双桅船》

    C闻一多《死水》

    D艾青《我爱这土地》

  • 1.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
  • 2. 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 3. 请从第③段和第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分别改正。
  • 1.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 2. 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或“阅读方法的指导”的角度,写出你对《太阳船》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
  • 3.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