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8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超给力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

    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

  • 2. 学习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中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理解“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话时,老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会无眠呢?”
    据此学生给出了如下解释:
    甲:还在幻想如何超脱尘世。
    乙:对出世还是入世举棋不定,所以辗转难眠。
    丙:还在回忆刚才月下起舞、清影随舞时超脱尘世的美妙感觉。
    丁:因为月下离人离情正浓,为下文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作铺垫。
    假如让你来执教这篇诗词,你将如何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A先告知正确答案,再让学生重新去品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B询问学生意见,发现学生思维偏差,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本词主题,纠正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答案

    C询问学生意见,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确定答案,让正确的学生进行思路讲解

    D先告知正确答案,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 3. 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按要求回答问题。
    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猫》这篇文章文字浅,但蕴涵深,对于“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意见不一。今天我们就从归纳文章主题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后,开始交流)
    生:从第三只猫的死,我们应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活泼开朗些,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更应善于与人交往,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师:好,你的观点很有新意。
    生: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活泼开朗,有真才实学;应适当地注重自己的外表,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师:有道理。
    生:三只猫都是社会的弱者,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因此,作为社会的弱者,应该自立自强,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师:你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题,很好。我谈谈对课文主题的两种看法,一是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就会认为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课文《猫》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教师精心创设导语,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畅谈,尽量发挥

    B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表现和思维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绽放光芒

    C一味肯定,欠缺分析,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荒唐的想法要严肃批判并及时指正

    D在这段教学中,学生的个性表现突出,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 4.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学生理解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时,进行了如下解释。 学生甲:一般开头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 同学乙:对,一般开头是重点,但是这段话的重点应该是“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因为“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中“也不必”后的内容才是重点。
    同学丙:不对,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引出“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所以,这才是文章的重点。 同学丁:不对,老师说过,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在首句,或者在尾句,所以丙肯定不对,而首句也不是重点,所以重点肯定是末句“……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对上述回答的相关处理方式,最恰当的是()。

    A同学们看书应该仔细、灵活,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B甲、乙、丁应该向丙同学学习,丙同学找得很正确

    C丙同学说得很对,本段的重点就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

    D丙同学找对了本段的重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这句话才是这段的中心句,而不是首尾句,好吗

  • 5. 某中学语文教师常在她的写作课上为学生们推荐符合初中生心理及阅读习惯的优秀文选,并建议学生们将个人课余时间搜集的精美读本带到课堂与大家分享。同时在作文讲评课上,该教师常为课堂设计学生互评环节、集体点评环节、教师总评环节等,她同时挑选优秀学生习作为大家朗读,为学生练习写作提供范本。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该教师的做法是为了()

    A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

    B提供更多练习写作的机会

    C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D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 1. 请选择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导入环节除外),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 2. 根据相关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 3.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意图。
  • 2. 从“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的角度,写出你对《白杨礼赞》的教学认识,不少于200字。
  • 3.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