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十)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7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现为大家带来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十),超多精彩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某版教科书《端午的鸭蛋》一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对于该题设计意图的分析,恰当的是()。

    A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B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C引导学生从鸭蛋入手了解家乡习俗

    D引导学生从文章中了解端午的风俗

  • 2. 阅读某教师《三峡》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学习文言文,是为了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人文素养。但如果只是将文言文分解成一字一句来阅读,既枯燥乏味,也难以向学生传递其中的韵味。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教学资源,展示三峡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三峡的特点,将学生快速带入教学情境。接着就是弄懂文意。学生解读语言,读懂文意,才能真正明白文章到底在描述什么,三峡“奇”在何处,“关”在何处,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严格与传统的自己讲解区分开。最后就是读。读是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我在展示三峡图片的同时,为学生播放专业朗读录音,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步感知三峡。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看、听、读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快便得到了解决。
    对上述教学反思(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展示图片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感受

    B实现与古人对话,需要逐字逐句理解文言文文意

    C播放朗读录音有助于把握阅读节奏,体会文章情感

    D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 3. 某教师在教学某版语文教材《苏州园林》一课时,带领学生欣赏了课本前面所配的苏州园林彩色照片。下列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借助彩页照片的欣赏,帮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布局、意境和层次

    B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如句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等抽象的表述

    C课文内容与彩页相印证,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D课文语言描写与彩页照片相互对照,有助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 4. 学习完《中国石拱桥》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的认识中国建筑,又适时补充了一些文章,以下选项中不能作为教师补充的文章的是()。

    A吴冠中《桥之美》

    B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D叶圣陶《苏州园林》

  • 5. 在学习了一系列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后,教师让学生搜集关于战争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学生搜集诗句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1. 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完成问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
    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用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用了“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姝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的歌词,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从而走向积极。
    [问题]
    (1)阅读上面的教学反思,简要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2)简要论述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 2. 阅读课文《老马》的教学现象,完成问题。
    某初中语文老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来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老师一一否定,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老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问题]
    (1)你对该老师的课堂处理有什么看法?
    (2)你对该老师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如何立意作文》指导课实录,完成下题。
    师:请以“风”为话题,选择你自认为适合的一种方法进行立意。
    生1:我想到了“思念如风”。
    生2:地理课上学到了“风能”。
    生3:春风拂面。
    生4:暴风吹过,大地一片狼藉。
    生5:乘风破浪。
    生6:近听八闽“民主风”。
    生7:我想到时装流行风。
    生8:我想到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我想写与刘邦有关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大家看,同样是“风”,不同的人能想到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立意。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学到几种立意的方法。我们最容易想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春风、暴风等,但我们也可以转换角度,把“风”思考为社会现象,如“民主风”“时装流行风”,还能因此从古诗词句中想到“风流人物”,这告诉我们,立意上,我们可以不停地——
    生:转化角度。
    师:对,这是立意的方法之一,不要拘泥于一种方式。我们再看,即便是写“春风”,我们也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写。
    生:可以写自然中的春风,也可以写对待我们如春风一般的人,还可以写在春风里的故事。
    师:由表面的“春风”联想到深层次的“春风”,这叫作由表及里,透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也是立意的方法之一。
    【问题】
    (1)阅读上面的教学案例,试评析该教师的教学。
    (2)简要论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 3. 从“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的角度,写出你对《核舟记》教学的认识,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