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49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新的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试卷已经整理好,大家可以随时前来进行测试。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

    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

    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

  • 2.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孔乙己》一课中配有以下插图。下列关于编者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引导学生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B引发学生对孔乙己窘迫处境的联想

    C帮助学生借助插图再现文本重点场景

    D帮助学生加深对孔乙己形象的理解

  • 3. 文学阅读课上,老师为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识记能力,向学生出示了这么一段话: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段描写是作家——在作品中——对人物进行的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以下哪位学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A学生甲:海明威,《老人与海》,渔夫

    B学生乙: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

    C学生丙: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

    D学生丁:司汤达,《红与黑》,于连

  • 4. 老师在讲到孟郊的时候,说其是苦吟派的代表诗人,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A杜牧

    B许浑

    C贾岛

    D姚合

  • 5. 在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教师介绍了一些有关送别诗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B“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是送别诗的一大特点,如李白《赠汪伦》中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其典范示例

    C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D送别诗的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 1. 阅读《死海不死》教学实录(片段),回答下题。
    案例:
    师:……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是知识小品。
    师: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啊!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知识性强以外(板书:篇幅短小、知识性强),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归纳出了知识小品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并对其特点的重要性进行了排序。
    问题:
    (1)请评析上述教学案例的优点。
    (2)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
  • 2. 阅读下面的《荷叶·母亲》教学实录,完成下题。
    师: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尝试一下用“术语点评”的方法学习。
    师:什么是“术语点评”呢?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说:这个结尾是全篇文章的高潮,“高潮”这两个字就是术语。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这些都是语文的术语。举一个例子,《荷叶·母亲》的第三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是插叙,这个“插叙”就是术语。好,开始思考!
    (生长时间地勾选批注)
    师:咱们来尝试一下,全班交流。
    生:我想讲的是第一段,这段虽然很短,但它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引起下文。还可用一个术语,作者一开始就写莲花是……
    生:开门见山。
    师: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尾照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很明显的结构摆放在这里。
    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这里写了白莲已谢,红莲盛开,两者进行对比,显得红莲更具生机,同时也为下文蓄势。
    师:作了“蓄势”。她这个词用得太高雅了。
    师:好,老师小结一下。从全篇文章来看,这篇课文的整体构思是“以物喻人”,手法是“写物抒情”。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这是“融情入景”。还有一个是你们没有说到的,一个很新的术语——“一线串珠”,也就是文章的线索。这篇文章有什么线索呢?很明显,“红莲”就是线索,它贯穿全文。如果往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穿在文章的主要部分。然后从结构上来看,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第二、三两段是“穿插”“照应”。老师强调一下,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见到任何文章,你打开的时候,你都可以这样去想,这样去看。
    【问题】
    (1)评析“术语点评”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
    (2)评析该教师在最后进行小结的作用。
  • 3. 阅读《秋天的怀念》教学过程(片段),回答下题。
    案例:
    曲径通幽——“烹饪”趣味
    文本句子:
    ①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②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③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教学实录:
    (学生自荐朗读)
    师:仅仅是关心?再细致一点。
    生:对儿子小心翼翼。
    师:对儿子小心翼翼,母亲的心,比针尖儿还细呀!把你的“小心翼翼”带进去,读一读。
    (生读)
    师:出去了又回来,回来了又出去,一遍又一遍,对儿子真是——无比有耐心啊!读一读,把你的体会读进去,让我们感受到这样的母亲。
    (生读)
    师:母亲的脚步还是稍重了一些,再轻一点儿。指名读第二句。
    (一生读,其他学生轻声齐读)
    师:你们真会读书呀!你(握一学生的手)的启发,引领着大家体会到母亲痛心中还有细心、耐心、小心——因此,这“忍”中透着的是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问题:
    (1)请从朗读的角度对该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2)请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评析该教学案例。
  • 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 2. 翻译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课文。
  • 3. 选择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