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的考试试卷都整理好了,备考的小伙伴抓紧时间练习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 2. 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 3. 教书育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 )

    A全面性

    B典范性

    C双重性

    D多样性

  • 4.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历史积淀中生成、继承和发展的,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承续性

    B高层次性

    C自觉性

    D示范性

  • 5. 部分教师平时与学生缺乏交流沟通,不愿花力气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A育人意识退化

    B敬业精神弱化

    C价值观念单薄

    D角色意识淡化

  • 1. 江苏省无锡市某中学张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发现那只很脏的痰盂,仍然挑战似地摆在教室的一角。为了这只没人倒的痰盂张老师不知在班里讲过多少次,可是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无动于衷。张老师实在没辙了,她真想责令当天的值日生立刻去把痰盂倒掉,并要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张老师径直走上讲台说道:“同学们,我也是班级中的一员,有责任和大家一起把班级的环境卫生搞好。过去,我总是批评同学们嫌脏不愿倒痰盂。从今天起,先由我来值日。”说完,张老师转身端起痰盂朝外走去。一连几天,张老师总是提前把痰盂刷洗干净。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要求。从那以后,张老师班的痰盂开始有人争着倒了,一些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也积极认真地参加值日劳动,再也没有出现有同学嫌脏的现象了。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角度,谈谈这位教师的行为与做法。
  • 2. “每一个儿童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幼儿园李老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体会。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像有的老师那样频频去提问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也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幼儿。有时这些幼儿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来,李老师就会让她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对小朋友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活动结束后,李老师还主动与幼儿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该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问题:请运用所学的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14分)
  • 3. 材料:路灯下的守望 没有晚风吹笛,没有月光煮酒,一盏盏灯火点亮孤独的城市。我匆匆吃过母亲中午走时预留的晚餐,躺坐在沙发上,开始用遥控器点播欢愉。荧屏里刀光剑影,红颜如玉,上演着绚烂的青春与江湖,我陶醉其中,几乎忘却了母亲单车远骑,在现实里沉重呼吸。
    不去管它,时间尚早,节目大好,快乐总是将忧愁代替。墙上挂钟嘀嗒嘀嗒,一圈圈地轮回,楼梯幽暗寂静,始终听不见母亲踏响的脚步。我开始坐立不住,披衣,下楼,伫立在路灯下守望。一拨拨人影来去,没有熟悉的步履。夜风清寒,也不忍搅醒满街的浅梦。我在路灯下来回地张望踱步,以此驱赶着浓浓的睡意,原来这守望,并没有臆想的雅趣,而是桩焦虑烦躁的苦事。
    母亲去的地方,我没有去过,只听妹妹讲起。据说是个破旧的厂房,里面堆积着如山的啤酒瓶子,母亲戴了手套,坐在池边,机械枯燥地挥舞着一把钢丝刷子,将一堆的“瓶山”清洗干净,转移到另一堆去。从学校毕业之后,我一身娇气被现实碰撞得狼藉,蜗居家里,闭门不出,就如一只受伤的鞋子,被生活丢弃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只有母亲心急,她要把鞋子扶正,让它端端正正的上路。
    这活儿,本是为我揽下的,一来解解寂寞,二来赚点收入,我不去,母亲就顶了急。瘦弱的身躯不停歇地运作,自然吃力,况且路远,又得单车载步。风来,吹乱鬓发;雨来,淋湿单衣。担心越来越盛,守望越来越长……我劝母亲别去了,母亲抹去额上汗水,说再坚持下,干够一月吧,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呀。
    母亲说到做到,一日日继续下去,我不明白她的执着,暗笑她的迂,可是每当深夜又不免担忧,于是这守望,也便在路灯下一夜夜继续下去。
    当母亲干满一月回家时,我如释重负般吁口长气,我知道,我的守望终于结束了。我挺直腰身,只顾在青春的风中前行,根本就没在意身后的母亲,她悄悄接住我丢弃的守望,衔在深情的眸子里,望穿我一生。那段日子,也许真是太过年轻了吧,根本不懂得也不愿意守望,把自己藏在荧屏里,藏在梦境里,悠闲了自己,辛苦了母亲,以至于现在行走街上时总不能仰望路灯,总感觉那柔和的灯光是灼眼的。每每回首来时路。就觉得这青春一半是明亮的,而另一半,分明是灰暗的。
    问题:
    (1)结合文段谈谈“守望”的两层含义。
    (2)文末作者为什么说“每每回首来时路,就觉得这青春一半是明亮的,而另一半,分明是灰暗的。”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