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9月10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25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9月10日专为备考2022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每句都有定语后置情况的一组是() ①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③其人家有好女者,多持女逃亡④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⑤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乎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⑦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A①③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⑧

    D ②③④⑥⑦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刚考上高中时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相比,确实大不相同了。

    B见到那么久别的老友,对一个远方来客是一桩最快乐的事。

    C近来,这一带湖面上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

    D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犀利,剖析深刻。

  • 1. 下列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品赏,正确的三项是()

    A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自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B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C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

    D第3自然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

    E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

  •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 1. 续写下面的文字,用相同的句式论述错误舆论导向的反作用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促进团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翻译。
    ①况以官物贷人,过不及免。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是有私过者,例改次等。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王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  
  • 2. 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于是废先生之(道)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时,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但有人却说,苏氏之论只适宜于西方国家的教育,对面临升学压力如此巨大的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似是而非的,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大量的训练,考试成绩从何而来?但又有人说,“学中玩,玩中学”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苏氏之论是似非而是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是”或“不是”来判断事物,实际上很多问题是难以用“是”或“非”来做出回答的,有时是“似是而非”,有时是“似非而是”,同一句话,在此地适合,在他处就不一定恰当…… 请以“是与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 2. 假期即将到来,请你为自己的学习制订一份详细且可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