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申论模拟试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8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三支一扶申论难吗?本站现为大家带来了三支一扶申论模拟试题(一),难不难,你体验一下就知道啦。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给定资料
    L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本年度L市城市治理将以全省领先、群众满意为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治源头,创新发展,精细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容貌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L市将重点推进为民服务暖心工程,补足城市短板,夯实城市治理基础。
    全市“厕所革命”将新改建厕所478座,其中新建368座、改建110座。提升厕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行“定人、定厕、定标、定责、定奖惩”的网络化管理机制,做到厕所“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
    将继续推进安全文明小区创建工作,从增强市民安全感出发,从“三无院落”、无物管小区着手创建。江阳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10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10个;龙马潭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8个;纳溪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5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5个;泸县创建安全文明小区3个,治理“三无院落”或无物管小区3个。
    L市将开展城市老旧街区改造,包括老旧街区道路改造、老旧街区“黑巷子”改造、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L市将在三区范围内各选3~5个停车问题突出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试点,摸索经验,形成有效的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模式。
    三个重点区将实现垃圾直运系统全覆盖,泸县实现垃圾中转运输处理一体化全覆盖,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启动垃圾中转运输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L市将完成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加快城市有机废物协同处理项目建设,完善主城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各县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收运和处理工作。主城区将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四个县城和三个区建制镇(乡)所在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纳溪区创建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L市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区县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区)数字城管平台的互联互通。拓展延伸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服务领域,将环卫作业、市政工程安全运行等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监管。L市将建立群众投诉问题快速处理机制,完善“96198”热线投诉的交办、督办、考核和回访机制。全面完成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在80%以上。
    作答要求
    L市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容貌治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城市治理,准备研究制定一份工作方案。假如你是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材料,拟定该工作方案。
    要求:
    (1)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2)语言流畅,措施明确;
    (3)字数不超过400字。
  • 2. 给定资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自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网络和数字化大国。1998年,随着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诞生,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网络文化产业最早形态进入网民视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正在迎来新生态。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发展,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数据显示,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
    以网络视频为例,在内容层面,各大视频平台不断注重节目内容质量提升,许多自制内容走向精品化。今年上线的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等节目数量稳步增加,但播放总量、单剧播放量均大幅增长,精品、独播、创新的内容形态更受用户青睐。
    伴随互联网文化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如网络文学抄袭、短视频让青少年沉迷等。而移动端参与个性化、碎片化传播,也不断加大互联网治理的难度。对此,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文化生态更加繁荣,让互联网成为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
    作答要求
    材料中画线句子提到“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融合持续加快,中国文化正在迎来新生态”。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给定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2.结构完整,表达准确,行文流畅。
    3.篇幅在800—1000字。
  • 3. 给定资料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大批自媒体人开始发迹,“网络红人”也顺势崛起,且逐年呈扩张趋势。到如今“网红脸”甚至已经成了影响部分人社会审美的一种新定义,“网红”也从社交网络走向日常生活,成了一种新兴职业,备受年轻群体推崇。
    某项调查显示,在“95后”群体里超过54%的人向往网络主播,想要当网红。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也开始发力,到如今已然成为现象级产物,撬动万亿市场。
    在网红经济遍地开花的今天,互联网上随便一个小网红都能轻松月入过万,而大级别的网红,直播几个小时就能赚到数十甚至上百万元,还有的摇身一变进军传统影视圈,成了流量小生。
    在营销和变现上,网红绝对算得上是专家。近些年来网红们开启了一波创业新热潮,无论是利用粉丝经济开淘宝店进行粉丝转化变现,还是依靠自媒体内容创业等,都因为网红获得了巨大的名利,而这种玩着还能赚钱的网红模式,在年轻群体中备受喜爱,当网红好赚钱也已经成为大众的既定印象。
    近几年随着社交平台的爆发性发展,“网红”一词已经从线上的网络红人延展到了线下的日常实体中,只要在网上有着足够的讨论热度和影响力,都能被叫作“网红”,像排队几个小时才能买到一杯奶茶的某知名奶茶店。
    由于年轻群体近年来对于“网红”的推崇,以及生活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买网红包、吃网红食物、到网红店打卡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社交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这样的网红效应带来的经济利益,也让众多商家尝到了流量变现的甜头。
    如今,网红更像是一个快速消费品,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然后快速变现,再然后被更新的网红替代。网红之所以难以长久,主要还是在于其过分依附营销炒作、外表包装这些手段,形式大于内容,缺乏真正的内涵价值。
    在资本寒冬之下,“网红”却在互联网创业浪潮里一路高歌,但是创业路漫漫,想要走得长远,还是要从产品、内容本身入手,避免行业乱象,创造核心的有竞争价值的东西。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中提到“网红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风向标,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 4. 给定资料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这是赣西北小城J县给人的强烈印象。这座人文底蕴厚重、诗风久远的小城,是江西省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近年来,J县依托本地青山绿水,开创出“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发展模式。通过构建低碳工业、全域旅游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推动生态要素向物质财富转变,闯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50.78亿元,同比增长8.1%。
    “20世纪90年代的J县,林业工人是一份很‘吃香’的职业,伐木、装车……每天几十车的木头运出去,能养活一村庄的人。”J县三爪仑村村民朱小丽回忆。
    2005年,J县立足县情,着眼长远,果断提出“生态立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关停木竹加工企业200多家;全面禁伐天然阔叶林,主动将林木采伐指标调减至2万立方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Z乡红线占国土面积95%;推行林业系统改革,鼓励林业工弃斧荷锄,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开发果业、绿色食品。
    昔日以砍伐木材为主业的农民纷纷放下斧头扛起锄头,在荒山上搞起林业、果业,当地森林覆盖率逐年递增。如今,以“茶立方印象”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2000亩白茶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跃居“全省高端特色茶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增收。
    生活有了新变化的不仅是伐木工,还有甘立林这样的“认领河长”。一艘皮筏艇、一个装垃圾的箩筐、一顶能遮挡烈日的草帽、一部记录工作的手机,是他每天巡河时的“标配”。作为北潦河沙岗站—丰收堰站的“认领河长”,甘立林每天伴着朝阳开始他的巡河工作,“以前一天能捞几筐垃圾,现在半筐也捞不着”。
    作为首批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2015年J县提出把河道当街道管理,把库区当景区保护,建立河道管理和沿河环县河道的“管护网”。2017年实现县内县级、乡镇级、村级河道“河长制”全覆盖,并形成“河长制”长效管理模式。
    J县还创新建立“认领河长制”“认领林长制”“认领路长制”,出台“两优先”“五减免”“一补贴”的奖励办法。“认领人”享受优先参加庆典、免费体检医保、志愿者补贴等待遇,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同时,在河流、街道、树木旁安装摄像头,接入“生态云”平台监控系统,即可对生态环境在线监测预警,若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联系“认领人”,实现生态环境的常态化管护。
    在此模式推动下,J县各镇村换“美颜”,处处皆风景。2019年,J县饮用水断面和J县香田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其中J县饮用水断面1—5月份水质达到Ⅰ类标准,J县香田断面1—3月份水质达到Ⅰ类标准;5000多棵珍稀古树名木得到了挂牌保护;封山育林面积176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4.1%。
    “J县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对投资的新建项目是否符合环保政策、环境风险、污染防治等方面审批异常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发展现象。”J县政府副县长余华武说。
    2015年,J县率先在江西编制《J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共涉及11个行业、97类项目。先后否决了印染、铅蓄电池等90多家“两高一低”项目落户,拒绝超120亿元“涉污”的外来投资。同时,J县秉承“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理念,加快木竹加工、铸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技术革新、低碳发展;优惠税收,筛选建设条件成熟的“四型”产业,开展项目推介和定向招商。2019年,批复了17个项目,其中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鹤栖绣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凭借着“生态环保”通过层层考核,拿到了“准生证”。
    “我过去在外打工,收入不高,回家看到办农家乐旅游有前途,决定回乡创业,将自家房子装修做客房,16间房32个床位现在全部住满,一年收入有10多万元。而且明年的房间现已全部预定完了,客源的问题我一点都不担心。”J县Z乡三坪村“祥云山庄”老板刘方勇说。
    以家庭自筹兴建的农家山庄在Z乡不在少数。有“小庐山”之称的Z乡,依托有利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引来游人如织。2019年,Z乡共有乡村旅游发展执照业主380户,床位近1.8万张,旅游旺季时更是一房难求。全乡共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亿元。
    近年来,J县以“绿色特区”谋篇布局,加快20个精美村庄、1250户美丽示范农户庭院建设,抓好环三爪仑百里画廊,完成知青怀旧等特色小镇建设,荣获“2018中国最美县域”称号,实现“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
    2019年1—9月,J县共接待游客859.1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19亿元,同比增长15.8%。
    J县委副书记、县长说:“一个真正好山好水的地方才能将有机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完美融合。未来J县依然与绿色同行,与生态共赢。”
    作答要求
    假如你是J县政府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就J县闯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写一份介绍材料,供领导参考。
    要求:
    (1)内容全面、准确;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3)不超过600字。
  • 5. 给定资料
    农村盖个房,需要17个部门审批;村民盖个章,要跑乡里好几次;环保督查要求清零禽类养殖场,到头来变成了建设“无鸡村”“无鸡镇”……一些农村干部感到工作氛围过紧、变僵,纷纷呼吁为基层“松绑”。
    “到了乡镇政府不知该上哪个办公室,不知该找哪个人。”有群众反映,一些村庄离乡镇政府较远,为盖一个村章,要往返几十公里。有时遇上乡镇管公章的人员不在办公室,还要多跑几次。
    除了“村章乡管”“村财乡管”等“强代管”,上级的其他种种“强管理”都让村干部和村民无所适从。西北地区某村的村民吐槽:“本来是不让搞禽类养殖场,但上级政府抓得紧,一只鸡都不让养,现在我们村都听不到鸡叫声。”
    同时,上面对村里的一些制度规定让村民很无奈。有网友表示,“一事一议”制度,百姓很想执行,但流程很烦琐:“这材料那材料,一个小工程都要设计、招投标、做决算,费用基本都花在前期和后期上,村集体根本负担不起。”“路该修的没修,公厕该建的没建……‘一事一议’基本成了口号。”
    一些地方的村民抱怨说,由于缺乏对村级垃圾处理的管理办法和细则,村里的垃圾往往是河边撂、路边扔、坡上堆,然后等着一场大雨过后,河水上涨,把垃圾冲走。
    对此,当地村干部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镇上不牵头,不考核,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村集体经济又很薄弱,只能对这种乱倒垃圾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上级部门管束过多,容易给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泼冷水”,造成“一管就僵”。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对村级组织应当加强管理,建章立制,“放”则不利于村级组织有序运行。
    长期从事“三农”研究的全国人大代表谢德体认为,村级出现“一管就僵,一放就乱”的不正常现象,根本在于我国乡村自治能力仍然匮乏,具体体现在简单粗暴的管理思维上。谢德体说,加强监管原本是为了让村级组织运行更加规范,放权“松绑”的出发点则是给农村增加更多活力,但实际操作中,工作做得不实,造成效果有限,老百姓的获得感缺失。
    一些村干部反映,基层工作的“泛行政化”倾向对村里自治力提升有很大影响。大量工作在基层落实,各种事务、考核让他们疲于应付,工作趋于简单粗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村干部对于如何提升乡村自治能力存在本领恐慌。一名任职已有10年的村支书坦言,许多村干部还没有完全跟上新时代的节奏,导致村务治理能力明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上级部门的过度依赖。
    专家表示,现在村民委员会决策有“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比较健全,乡镇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督和规范引导,发挥村级组织作用,提升自治能力和民主程度,而不是把公章、村财政等作为农村治理的“牛鼻子”。
    谢德体认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升村级治理能力首先要依靠组织振兴,只有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能力强了,提升村级治理水平才不是一句空话。谢德体建议加大引入本土人才的力度,创造机会让更多能人拥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与此同时,提升乡村自治力,还需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给真正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营造更加宽松的工作环境。党的十九大代表、重庆市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党委书记熊尚兵说:“现在有些干部上级给项目也不敢接,怕做错事受处分。我们倡导担当精神,不能让真正愿意干事的好干部蒙冤受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专家建议,村民自治要有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作保障,在村级组织去“行政化”方面发力,让基层自治组织回归群众性和自治性。
    请你针对“给定资料”中反映的乡村治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所提措施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