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学习
题库
APP下载
报名官网入口
登录/
注册
帮助中心
合作联系
三支一扶
在线课程
题库练习
移动报考
下载APP
备考心得
考试大纲
考试动态
招考资讯
报考指南
考试问答
成绩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
>
公务员类
>
三支一扶
>
申论
>
三支一扶申论模拟题(一)
三支一扶申论模拟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88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21三支一扶申论模拟题及答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赶紧来此进行测试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主观题
1.
给定资料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成了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痛点”。甚至有些地方还编成了段子:“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这样一来,如果污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即使路面硬化了,路边美化了,门前绿化了,也难言美丽。
刷碗水、洗脸水、洗衣水……污水、脏水咋处理?“过去的做法是全部倒向街道,结果村街道里污水横流,泥泞不堪。如今,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一些人‘自作聪明’,在自家院子里打一口渗水井,把生活污水及厕所水直接排到地下,表面干净了,可地下水遭到了污染。”X市椿树村的村民反映,排污水的渗井有的四五米深,有的十几米深,直接到了沙层,有些人为了省事,把家里不用的三五十米的深水井改造成渗水井,这种渗水井对地下水源的污染比较严重,“污染了的水,已经喝不成了”。
“村民私自打渗井排污,这样的投诉我们以前也接到过,像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和乡镇街道办取得联系,让他们出面协调处理,毕竟他们对情况更熟悉。村子里的人在自家打渗井排污,这事确实难监管。”X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
“前几年我还是用村子里的自来水,但后来老是觉得有点腥味,水垢特别大,就改用了桶装水。”村民老刘亲身经历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也感受到农村生活污水带来的切肤之痛。“20世纪70年代,村子哪有生活污水?村民连洗碗水都不舍得倒,要拿去田里当肥料。”老刘说,如今,经济迅速崛起,洗发水、润肤露等各种名目的洗涤用品进入家庭,农村生活污水总量比过去多了很多。
“现在农村的井水不能直接喝,(污染)严重时就连絮状的悬浮物都能看见,即使烧开了都不放心。”村民小谢说,这几年村子周围小型加工厂越来越多,村旁的公路沿线有不少钢铁冶炼厂、翻砂厂,工厂和居民生活区混杂分布。一些工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的根本就没有,直接挖渗坑或打渗井偷偷进行排污。当地村民经常抱怨喝水难,喝干净水更难。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相比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较为完善而言,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公开资料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由此造成农村河流普遍遭到污染,严重威胁地下水,甚至有的浅层地下水已经遭到污染,不能取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美丽中国”建设引向深入,更多聚焦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号文件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进行了长远布局;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公布,着力于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将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污染源防治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美丽中国”建设必将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美丽中国”的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片美丽将更加持久温暖。
作答要求
X市计划开展农村污水整治工作,组织调查小组深入农村了解情况,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提纲,供上级领导参考。
要求:
(1)紧扣资料,层次分明;
(2)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字数不超过600字。
2.
给定资料
F县自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来,以“推动文明实践,聚力扶贫攻坚”为着力点,探索开展脱贫攻坚系列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F县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子。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必先“扶志”。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F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平台牵头,各镇、村所站组建宣讲小分队,采取“院坝里说事,板凳上交心”的形式,紧扣“宣、讲、传、唱、议、强”六字要义,用家乡话面对面宣传新思想,宣讲好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各镇、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道德讲堂纷纷开展以“脚踏实地,奋力拼搏”“说家风、道家训”“我来话文明”“新思想在基层”等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激发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远程教育、广播电视、车载“流动广播”等媒体传播平台,也成了向群众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的利器,提高了政策宣传率。
与此同时,F县文联组织文艺创作志愿小分队深入各镇村进行文化采风,编排《懒汉脱贫》《兄弟分家》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40多个。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大队组成10人一组的文艺轻骑兵,深入全县偏远山村,改变以往大舞台、大场面的文化惠民演出形式,采取“找块空地就演、放开嗓子就唱”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新政策,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F县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劳动就业等多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深入镇村田间地头,围绕花椒、苹果、麝香、药材、蜂蜜等特色产业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的农家乐、宾馆服务等抓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培训方式,根据贫困户需求“订单”,编制“培训菜单”,根据培训效果县上“买单”等方式,不断提高培训实效。许多农民靠学到的技能,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在抓培训的同时,F县下派66名农技干部包抓66个村,成立8个技术服务专家团和13个技术服务小分队,让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实用技术抓起,开展结对帮扶,面对面服务,手把手指导,让贫困群众掌握最新实用技术,全面解决产业生产管理难题。
2018年以来,F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所站为主阵地,积极开展以“好乡风、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九严禁、九倡导”“点赞新风习”等系列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好人榜”“红黑榜”“善行义举榜”、励志墙等,传播文明理念,破除陈规陋习。
此外,F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汇集先后八届表彰的56名道德模范事迹,编纂《德耀F县——感动F县年度人物事迹汇编》,在F县电视台、微信平台开设“德耀F县”专栏,连续刊载道德模范事迹,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各镇、村所站组织开展“选树脱贫标兵”“脱贫故事会”“到农家”等活动,挖掘选树“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的脱贫致富典型、产业脱贫标兵,在镇、村设置“脱贫标兵榜”,通过编印“标兵”先进事迹汇编,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活典型”“活经验”,引导、感染、带动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群众。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归纳F县走出具有该县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子的具体做法。
要求:内容全面,简明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3.
给定资料 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纽带”。他们工作在基层,时常走访群众,倾听民生疾苦,他们是最了解群众的干部,是最接近群众的干部。他们上传下达,将群众的声音反馈给上级部门,让政府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应的物价水平也是水涨船高,但基层干部的待遇却没及时跟上。现实中,基层干部因“工作压力大、收入低”而辞职的事例可谓不少,他们肩负着“上要养老,下要养儿育女,供子女上学读书”等责任,生活压力大,买房、购车是奢望,实为“薪苦”。
乡镇干部的提拔难问题也一直为舆论所关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易新涛教授曾撰文指出,由于乡镇党政机关处于“金字塔”底端,干部的层级低,领导职数少,就地晋升机会近乎零,越向上走,职位越少,竞争越激烈。因此,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间走完个人仕途。
而对于村干部而言,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在村组范围内根本没有任何上升的可能,同时由于农民身份的制约,也很难在公务员序列中寻求上升的空间和渠道。
近些年来,大学生村官也存在上升渠道不畅的问题。有媒体在实地采访时发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到了村里完全是“零起点”,既无编制、工资作为保障,也无土地、人脉发展产业,3年时间想要干出成绩非常困难。有人直言:“3年后,我还要重新找工作,这么努力干什么?”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中国复杂国情的“亲历者”。中国各项改革任务都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各种发展目标要靠基层干部去实现。这要求基层干部应当享有与工作内容相匹配的尊严和权威。但现实中,基层干部还普遍面临尊严缺失的问题,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政策是好的,都是地方上落实得不好。很多基层干部认为这句话值得商榷——他们权力最小,掌握的资源最少,能够动用的手段极为有限,却要为所有政策落实不力负责。一位乡镇干部反映:“出台一个好的政策不难,而要把好政策落实好,绝不是出台文件,然后层层落实文件那么简单。”中部某省一乡党委书记说,他要签订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许多责任状,哪一项落实不好都要被一票否决,“感觉自己疲于应付各种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说啥就要干啥,落实不好还要挨批评,这样的角色很难让人感到有尊严”。
除此之外,乡镇搞发展也面临很多部门制约,为了获取支持,乡镇干部不得不看很多部门的脸色,许多部门故意制造困难、吃拿卡要。一位基层干部说:“大家都是为民办事,我们办这些事又不是为了自己,这些部门摆摆谱不要紧,我们的工作都开展不了了,还谈什么尊严。”
某刊刊发《乡镇干部盼什么?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引发网友强烈共鸣,其微信读者留言上千条,以下是部分留言摘录:
@冷暖自知:编制外的乡镇干部多得是,像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期满之后,直接转为后勤人员,干的一样的活,承担比公务员、事业编多几倍的工作量,领着比公务员、事业编少的工资,没有车补,只能看着他们加工资。怎么一个编就差别那么大,根本不同工同酬。
@一杯空气: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先生也是。工作6年,两人分别在县城的两边,相隔50多公里,一岁的孩子在老家,县城的尽头。我们每周只有单休,除去值班,一个月3天假。工作要做,家庭呢?孩子呢?待遇暂放一边,心里的苦可以不说,但我们的孩子需要教育,期盼可以规范上班作息时间,让我们多陪陪孩子,这样才更有动力和激情去干好乡镇千头万绪的工作。
@兰曦:人家好歹100来个编,我们4万多人的乡镇只有40多个编,刨去领导和借调的,以及不会电脑业务、能力跟不上的老干部,能干活的最多10来个。
@杠精:我们乡编制资源紧缺,编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例如蚕茧站等一些部门职能已经弱化,完全可以通过机构改革进行撤并,减少编制;而像是食品卫生安全等一些重要部门,却因为受编制限制无法增加人员。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基层干部存在哪些诉求。
要求:概括全面,表述准确,不超过250字。
4.
给定资料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四边,捂鼻子,踮脚尖,蚊蝇飞,臭熏天。”这首顺口溜是过去农村厕所脏乱差的真实写照。村民高先生说,多年前,镇上村民家中都是旱厕,“蹲个茅坑出来一身厕所味儿是很正常的”。他说,厕所在当地曾经是个凑合事的地方,没有谁说专门盖间厕所,村民们都是在猪圈、羊圈等饲养牲畜的圈里随便围个栅栏作为遮挡。“我们当地人称之为‘灰圈’,上完厕所之后就用烧完土炕和炉灶里的草木灰盖上,但是‘灰圈’一遇到下雨天就进不去人了,味道也很冲。”
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后,“灰圈”就被双坑交替式茅坑代替,这种茅厕改用黄土填埋,好多农户也加盖了厕顶,虽说不至于下雨天没法上厕所,但是定期清粪拉土却是个大麻烦,而且和“灰圈”一样,“冬天上厕所冻屁股,夏天又熏死人!”高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十多年前,村上开始推行沼气厕所,高先生家也建起了标配的沼气厕所。比起从前的旱厕来说,沼气池平时完全封闭,厕所干净了很多,也不再有熏人的味道,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当作再生能源来利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大麻烦,高先生说:“沼气厕所需要每年清理一次沼液,沼液的味道很刺鼻,而且量又大,一开始,家家都找车用泵清理,雇人用车辆拉运,可大多数人清理过一次之后,就都嫌脏嫌累不愿意揽这种活了。很难找到车来清理,我们只能自己用桶子一桶一桶地往外淘,每次清理完沼液就得好好洗一次澡才行,不然身上那股味道很久都散不掉。”
沼气好用难打理,慢慢地,一些村民开始自建水冲式厕所。当时没有下水系统,村民们只好自挖渗井,污物污水直接排入井中,自然分解后再渗透到土壤中。虽然自家问题是解决了,但对环境却形成了潜在的破坏。
自2018年以来,S镇大力推行“厕所革命”,镇上出资建起了统一的下水系统,并同时建起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新粮地村、陈家沟村、九个井村已经完成了下水系统的对接,3个村的800多户家庭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考虑到每户村民家中的马桶到大管网的距离较长,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镇上给每户村民在下水出户处设置了三格式化粪池。这个小小的化粪池,可以先对每家厕所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然后再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这样不仅对污水进行了初步处理,还能减少堵塞情况,即便以后有堵塞发生,也更加容易清淘。
S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量是每天500立方米,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变成可以循环利用的中水,并用于村镇建设中的绿化带灌溉。这个小小的污水处理厂看上去更像一个小花园,周围绿树掩映,鲜花盛开,西边还有一个小小的荷塘,片片浮萍墨绿青翠,朵朵莲花含苞待放,而实际上,这个荷塘也是污水处理的一个环节,初步处理的中水在这里经过进一步的生物处理后,就可以再次利用了。
“现在,我们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是150立方米,一年可以节约5万多立方米的水资源,目前镇上所有的绿化带都是中水浇灌的。这样,既干净了家家户户,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美化了乡镇村社,你说好不好?!”说起这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S镇副镇长姚吉文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2019年9月,S镇的“厕所革命”将普及全镇各个村社。按照计划,全镇1800户农民将全部用上环保水冲式厕所,而产生的所有污水也全部净化处理。姚吉文说:“这将让我们的老百姓如厕更加方便卫生,让我们S镇越来越美丽,也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简述S镇厕所发展历程。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字数不超过250字。
5.
给定资料:
材料一: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一女子在南山劳动大厦举牌控诉,叫板《劳动法》,呼吁将“熬夜衰老列入工伤范畴”。该女子手举“衰老算工伤”纸牌,上面写道“年龄不到二十八,加班熬夜变大妈,爱情工作都遭殃,要求衰老算工伤”,引来众人围观。
虽然夜班会带给人们危害,但我国法律对夜班却缺乏相应的补助性规定。《劳动法》只对工作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至于实行什么工作制(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则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加班对应的应该是加班工资,工伤对应的是工伤保险。然而现状是,工伤有可能拿到赔偿,但加班者大部分是无偿。有的企业甚至把加班视为一种积极的工作精神。由于《劳动法》执行不力,加班又拿不到补偿,加班成了员工面临的常态。
2012年5月8日,人社部、国务院法制办出台的《特殊工时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对于“夜班”给出明确定义,是指企业在22时至次日6时这一时间段,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时间达2小时及以上的情形。但是,这一意见稿尚未正式颁发。
材料二:20—60岁是成年人身体和体能的黄金时段,但在一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和沈阳等7个城市的调查中,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尽管没有具体数据显示,这是绝对数量上的超过还是人口比例上的超过,但无论是哪种超过,都非常可怕。每年“过劳死”超过60万人,意味着平均下来,每天约超过1600人离开这个世界。
近日,安庆上班的小伙李哲因经常性加班,苦不堪言。最后在高温下加班12小时后死亡。据悉,8月前,小伙毕业应聘进入安庆市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可以拿到被同学羡慕的3500元的月薪,家人又强烈反对他辞职,所以一直坚持着,最后1米8的个子被活活累死。这则消息又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而有心人翻阅李哲微博,发现他生前多次“预言”自己的死亡,曾经向家人商量换份工作,但在面对相比较高的薪水,这个前兆被家人忽视了 。
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熬夜加班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
要求:全面准确,语言流畅。150字以内。
相关试卷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三)
517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九)
327人做过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二)
437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八)
429人做过
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
1187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七)
145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六)
300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五)
326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四)
354人做过
三支一扶申论考试试题(三)
389人做过
相关题库
申论
行测
公基
医学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