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4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解析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诗歌《天上的市街》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展开想象,其中特别呈现的意象是()

    A牛郎织女和亭台楼阁

    B流星和车马

    C星星和街灯

    D天河和高楼

  • 2. 下列属于自传体小说的作品是()

    A《家》

    B《财主底儿女们》

    C《断魂枪》

    D《呼兰河传》

  • 3.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第二部的主人公是()

    A程仁

    B郭全海

    C赵玉林

    D钱文贵

  • 4. 以未庄、土谷祠为典型环境展开叙事的小说是()

    A《阿Q正传》

    B《桃园》

    C《山峡山》

    D《春桃》

  • 5.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十年中,以“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为主要特色的作家是()

    A叶圣陶

    B鲁迅

    C巴金

    D茅盾

  • 1. 下列与抗战题材有关的作品有()

    A《在其香居茶馆里》

    B《华威先生》

    C《荷花淀》

    D《小城三月》

    E《潘先生在难中》

  • 2. 下列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

    A《莎菲女士的日记》

    B《小城三月》

    C《呼兰河传》

    D《骆驼祥子》

    E《伤逝》

  • 3. 歌剧《白毛女》在创作上学习和继承的对象有()

    A民族戏曲

    B民间诗歌

    C民间音乐

    D西洋歌剧

    E西洋话剧

  • 4. 《边城》表达了人物丰富缠绵的内心情感,其语言特点表现为()

    A华美绚丽

    B质朴清丽

    C豪迈奔放

    D含蓄自然

    E酣畅淋漓

  • 5. 下列属于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的人物是()

    A汪文宣

    B杜善人

    C程仁

    D张裕民

    E钱文贵

  • 1. 简述散文《囚绿记》中所描写的常春藤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
  • 2. 简析话剧《上海屋檐下》的结构艺术特点。
  • 3. 简析小说《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出入于“围城”的艰难人生经历所突现的性格特点。
  • 1. 分析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象征艺术手法及音乐性特点
  • 1. 阅读何其芳的散文《货郎》,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附何其芳《货郎》原文)货郎何其芳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六月天,西斜的阳光照着白墙和墙外的槐树,层层的叶予绿得那样深;金属的蝉鸣声突然停止;在这种静寂里,这座大宅笫不知存在了若干年了,于旅行人却会是一个惊奇的出现,这时门半掩着,像刚经过外出人的手轻轻一带。但这挑着黄木箱的货郎从草坡走下来,拐弯,经过一所古墓,不待抬头已知道是柳家庄了,举起手里的小鼓,摇得绷绷的响了起来。他已走到门前了,趁这时候我们清楚的瞧瞧他:高个儿,晒旧了的宽边草帽下,油黑色的瘦脸上露着筋,长着斑白的须,是在老年人中很难遇到的那种倔强的,有响亮的笑声和好脾气的人。他用手推开了门。惊骇他那样没有礼貌吗?这不过是最外一道门,白天虚掩着,晚上才关闭,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不是一个陌生的来客。瞧他那不慌不忙的神气,挑着黄木箱迈进一个石板铺成的大院子,向前走四五十步,站着望那严闭的两扇大门和门上的半锈的铁环,手里的鼓又响了起来。鼓声是他的招呼,告诉人“林小货来了。”林小货就是他的名字。没有人问他的家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已多大岁数了。人们都和他太熟识,反而不问这些了,凡是当他从路旁的茅草屋过,农夫农妇都喊他的名字,买几根针,几尺布。于这些大宅第,他像一只来点缀荒凉的候鸟,并且一年不止来一次。但现在门内没有动静。他放下担子,放下鼓,把草帽边垫着阶石坐下,低着头。他在想什么呢,这老来还要自谋衣食的人?难道想坐在这门外睡一觉吗,在这西斜的阳光里?轧轧,一个老女仆随着门开走出来:“林小货吗?来多久了?”“刚一会儿。”“干吗不叫?要是我不出来掐青菜——”“我刚坐下歇一会儿。我想总会有人出来,这晚半天。”“老爷往常倒在这时候出来走走——”“现在不了吗?”“现在病了。”“那么,劳您的驾,告诉老太太一声。”这宅第的主人病了。这消息使他吃惊吗?他倒是有点惘然。想象那样一个和善的老头儿,拥有富足的田产,度着平静无波浪的生活,算是有福气了,而缺乏一点康健,正如这巨大的宅第缺乏一点热闹的人声。像故事里的员外,晚年才得一位公子。小姐们早出嫁了,公子也在娇养中长大了,但又到远远的地方去了,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仆人。仆人们是不许高声讲话的,他们的脚步差不多是无声的来往在厅里,在走廊间,在楼梯上。这些林小货都知道。并且记得那和善的老头儿对他毫不拿身分,喜欢和他攀谈,谈年岁收成,谈县城里的事。他是很难得到县城里去的,因此林小货的话可多了,但他并不厌烦,有时还谈到他的公子。“听说公子很有才学,将来会做大事的。”“要是在从前倒也许——”叹一口气。“还不回来娶媳妇吗?”“时常有媒人来说亲呢。”“像老爷这样人家,挑选得太难了。”“倒是他不愿意。孩子们的事情,现在我们不能做主了。”老女仆重出来了,身边跟一条黄狗。狗也认识林小货,走拢来嗅嗅他的衣角,摇摇尾。“老太太问有什么新来的货?”“哪有甚么好的。要用好的货,老太太早派人到县城里去买了。”但他还是打开了箱子。大概这女仆已受了嘱咐,由她作主的挑了一些东西。林小货是卖不了甚么也得走走。而这些大宅第的主人呢,向来是不缺乏什么也得买点他的货。“老太太叫你就在这儿吃晚饭。”“天还早,多谢了。说我问老爷的病。”“还到哪儿去?”“不到哪儿去也得走了。”我们这倔强的瘦瘦的朋友戴上他的宽边草帽了。夕阳灿烂。他挑着黄木箱走出门外,陡然觉到自己的衰老和担子的沉重。将赶到一个市集里去吃晚饭吗?将歇宿在一家小客店里吗?将在木板床上辗转不寐,想着一些从来没有想到的事吗?他已走下草地,拐弯,经过一亩稻田,毫不踟蹰的走到大路上了。他又举起手里的鼓,正如我们向我们的朋友告别时高高举起帽子,摇得绷绷绷的响了起来。一九三五年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