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04729)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9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04729)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A风雨交加

    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

    D画檐蛛网

  • 2. 《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与演绎法

    B演绎法与类比法

    C类比法与对比法

    D对比法与例证法

  • 3. 《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A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

    B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北京话”打开香雪的眼界

    D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 4. 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A恋人

    B忧愁

    C革命

    D理想

  • 5. 作者在《湘夫人》中所流露的主要情感是()

    A对遭受排挤的愤懑

    B对流放遭遇的忧伤

    C对理想破灭的失望

    D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1. 杜牧《早雁》“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两句的寓意有()

    A敌军退兵在即

    B形势已经好转

    C来春可望还乡

    D战乱仍在继续

    E难民还乡无望

  • 2. 《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A追寻对象的飘忽

    B追求时间的漫长

    C追寻空间的广大

    D追寻对象的变换

    E追求者的执著

  • 3. 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4. 下列作家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A梁启超

    B胡适

    C朱光潜

    D鲁迅

    E钱钟书

  • 5. 下列《我与地坛》的语句中,作者借“我”之口,对母亲的心理作直接描写的有()

    A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C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D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E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 1.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方:
  • 2. 直夜溃围南出溃围:
  • 3.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 4.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
  • 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王者:
  • 1. 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请回答:1.项羽慨叹“天之亡我”,说明了什么?2.项羽为什么要将宝马赠与亭长?3.指出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 2. 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请回答:1.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2.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方法?3.这里揭示了都江堰的何种精神?
  • 3. 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请回答:1.从题材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2.全诗所揭示的“心远”的内涵,可分为哪三个层次?3.本诗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 4.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请回答:1.为什么“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2.“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3.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 5. 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请回答:1.这段话有哪三层意思?2.作者为什么要给“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和“绝对之是”加上引号?3.你认为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 1. 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