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三)

考试总分:2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80分钟

已答人数:37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最近这套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三)非常受欢迎,还没有进行测试的小伙伴快来看看。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教育类挂图宜选用的装订样式是()。

    A平装

    B线装

    C散页装

    D精装

  • 2. 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并至少( )一次。

    A抽读

    B解读

    C通读

    D机读

  • 3.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 4. 处理著作权纠纷的方法不包括()。

    A调解

    B由出版行政部门裁定

    C仲裁

    D诉讼

  • 5. 我同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不包括()。

    A国籍原则

    B地域原则

    C实践原则

    D互惠原则

  • 1. 根据计算机用户界面的不同,光盘版工具书的检索方式大致有()。

    A图形检索

    B图文结合检索

    C菜单检索

    D超文本检索

    E命令检索

  • 2. 图书出版社的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等环节。

    A项目的计划与设计

    B项目的出版实施

    C项目的控制分析

    D项目的新技术研发

    E项目的效益评估与结算

  • 3. 下列单位中属于出版单位的有()。

    A出版社

    B文化工作室

    C期刊社

    D报社

    E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 4. 设立音像出版单位,应具备()等条件。

    A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

    B有音像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和确定的业务范围

    C有固定的音像作品创作队伍

    D法定代表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E有适应业务范围要求的资金、设备和工作场所

  • 5. 出版物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等。

    A能够长期保存

    B具有经过编辑加工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阅读、欣赏

    C具有承载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D印刷装订成册

    E可供传播

  • 1. 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我国的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继印刷术之后发明的纸张,使书籍有了新的载体材料,促进了出版活动的发展。在出版活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到20世纪初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成为我国出版业三大巨头,北京成为我国的出版中心。但是,当时的出版物种类还不多,品种也较少。现代出版物分为六大类。六大类出版物中,历史最长的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和音像制品,后来又出现了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历史最短的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各类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信息和出版方式不同。例如,互联网出版物在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按需复制,而图书的复制数量应在发行前确定。出版物的生产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阶段构成。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除了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编辑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使作品得到优化和增值,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也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出版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必须坚持“规模效应第一”的原则,通过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的不断积累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持续发展。"
  • 1. 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公民因享有法律赋予的著作权,才创作作品。著作权是一种行政权力,具有专有性,因为只有合法的权利人才能依法对其占有、使用和处分。例如,公民某甲创作了短篇小说《都市奏鸣曲》,她就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在某甲生年,只有他本人才有权自己或许可他人将该小说交付出版,进行改编、翻译、汇编……等。公民也可以利用已有的原创作品通过选绎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从而获得专有的演绎作品著作权。例如,公民某乙经已有作品的作者甲某等的同意,选编《都市奏鸣曲》等十部短篇小说形成《都市小说集》,他就可以与某甲等共同享有该小说集的著作权。出版单位如果要出版《都市小说集》,应该事先取得某乙的许可,并向某乙支付报酬。著作权还具有时间性,即在时间上有一定限制。首先,著作权产生于作品创作开始之日,没有创作作品,公民就不可能享有著作权。其次,著作权的各项权利都有一定的期限,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这些权利就不再有效。例如,某甲作为著作权人,在世时就一直享有许可他人翻译、改编、汇编、出版《都市奏鸣曲》并因此而获得报酬的权利。某甲逝世后,这些权利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有效,但由某甲的合法继承人行使。到某甲逝世后第30年的1月1日,《都市奏鸣曲》就进入公有领域。从这时起,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翻译、改编、修改、汇编该小说用于出版。因此,对于尚未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出版单位如果要出版,应该事先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对于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出版单位可以自由地将其出版而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这也属于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方式之一。
  • 1.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
    2013年,甲小学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求每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年末至少上交一篇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并以此作为科研工作考核指标。2014年年初,甲小学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们上交的论文进行评审,最终评出优秀论文30篇。甲小学教导主任张萍觉得论文质量能代表该校的业务水平,于是集结获奖论文编成书稿《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并与乙出版社联系出版。张萍与乙出版社于2014年3月签订的出版合同中约定,乙出版社应该给张萍样书100册,由其分发给有关教师,但不支付稿费。
    半年后,图书正式出版,出版社按合同约定及时交付了样书。该书面封、扉页和版本记录页都署名“张萍主编”,但没有其他教师的名字,仅在目录中的每篇文章标题前和正文中每篇文章的最后署了相应教师的姓名。甲小学教师李征收到《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创作的论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也在其中。他虽然为自己的论文能正式出版感到高兴,可是觉得出书前张萍和乙出版社都未向他征询过意见,而且书出版后也没有支付报酬,有违著作权法,于是向法院起诉,状告张萍和乙出版社侵权。法院审理后,认定两被告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一:《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改编作品B.汇编作品C.合作作品D.委托作品
    问题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法院会认定张萍侵犯李征的著作权?
    问题四:关于乙出版社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乙出版社应该要求张萍提交30篇文章的作者同意以出版合同所拟方式使用自己作品的授权书后,才能与张萍签订出版合同
    B.乙出版社不能只与张萍一人签订出版合同,应该与每篇论文的作者一一签订出版合同
    C.乙出版社虽然使用作品不支付报酬,但只要在出版合同中明确约定,这种做法并不违法
    D.乙出版社在涉案图书上的署名方式侵犯了写作论文的各位教师的署名权
    E.乙出版社只要把赠送样书的数量增加到300册,就不会侵权了
    问题五:为什么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六:张萍和乙出版社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通常具体包括哪些?
  • 2.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下面列出了某出版社的七项行为。请判断这些行为有无过错,并说明理由。
    行为一:请某校数学系郑教授审阅《线性代数趣谈》书稿,提出审稿意见。
    行为二:某校数学系硕士毕业生小刘7月到该社报到后,出版社于10月底指定他担任《趣味数学》一书的责任编辑;小刘于12月中旬完成该书稿的编辑加工,经复审、终审人员审核后,将书稿发稿。
    行为三:请某校数学系李教授全面负责书稿《线性代数趣谈》的复审工作。
    行为四:与某文化工作室合作,对该工作室编纂的《中学生数学小词典》复印稿在三级审稿通过后,即将其转入后续编辑流程并予以正式出版。
    行为五:请某校数学系讲师王老师担任《线性代数趣谈》一书的责任编辑。
    行为六:经社领导同意,综合编辑室自7月初起组织本室人员搜集、复制各类出版物上登载的有关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资料,整理后编成《国民党高级将领轶事》一书,经三级审稿通过后,于9月底正式出版发行。其间没有向社外的机构或个人办理任何手续。行为七:该社所办《数学园地》月刊连续三年亏损,经社务会讨论决定,从2008年1月起休刊,对编辑部人员进行调整后,即于2009年3月又开始出版。
  • 1. 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公民张某编写了一部书稿《数码相机指南》,于2004年1月将该书稿大纲送交甲出版社联系出版。甲出版社按规定程序进行选题论证并列选后,与张某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约定:张某在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月内将所编《数码相机指南》的定稿交付甲出版社;张某保证合法拥有《数码相机指南》的全部著作权权利,如发生侵犯他人权利的问题,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甲出版社获得的专有出版权为期5年;如果书稿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甲出版社应于张某交付该书定稿后的5个月内出版该书,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人民币1万元。
    2004年3月,张某按合同约定将最后改定的全部书稿交付甲出版社。该书稿将数十家数码相机生产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相机的功能特点等分成八大部分编排,每一部分的前面均概括介绍该类相机的共同特性。审稿人员都认为:该书稿的编排和介绍也还合理、到位,但是其中汇集的许多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署名来看其著作权应属于相应的相机生产公司,必须得到这些公司的许可使用授权该书稿才可出版。甲出版社因此于2004年5月与张某联系,请其提供有关公司的授权证明。但是直到当年11月,张某仍未提供。于是,甲出版社决定不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于2004年12月初通知了张某。
    2005年2月,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甲出版社。诉状称:已经拥有《数码相机指南》专有出版权的甲出版社一直未对书稿提出过任何修改意见,这足以说明书稿质量已经达到可以出版的质量标准,该社本应当按合同约定至迟于2004年8月出版该书,但是至今仍未出版,构成违约;甲出版社索取数十家公司的授权证明,只是为了规避违约责任而企图迫使张某首先提出解除合同,因为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载有的内容只是一些现成的技术数据和已经客观存在的相机操作方式,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且它们都是赠送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故而《数码相机指南》能否出版与这些公司毫无关系。最后,张某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履行合同,在2005年7月前出版《数码相机指南》,并赔偿违约金1万元。
    问题一: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为什么?答:
    问题二:张某是否可以成为《数码相机指南》的著作权人?为什么?答:
    问题三:张某要求出版《数码相机指南》,是否确与那些相机生产公司无关?为什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