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8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5月15日专为备考2022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括号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秋月春风(等闲)度:随随便便

    B艰难(苦恨)繁霜鬓:极其痛恨

    C侧身西望长(咨嗟):叹息

    D可以(横绝)峨眉巅:飞越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6年7月29日至8月4日,51名农业科技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来到北戴河休闲度假。

    B2006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千米土地GDP产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C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类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D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三项是()

    A题目“那一束伴地莲”指的不是母亲雪地寻找的那一束,而是挂在梁上的那一束。

    B本文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母爱的纯洁与无私。

    C伴地莲普通、平凡而又美丽有用(能治病),正是母亲的形象。

    D“那晚雪地里的月光却真实地穿越二十多年的积尘,落入我充满疲倦的梦中”,说明这二十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劫难。

    E本文以伴地莲为线索,结构严密,开头三段介绍伴地莲,中间四段写母亲寻找伴地莲为“我”治病,最后三段写记忆中的伴地莲。

    F本文语言华丽,色彩绚烂,如第二段对伴地莲的描写,最能体现这种风格。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

  • 1.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是从第二段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到A、B、C、D中的哪一处?
  • 2. 将下面的简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目前已经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名单将一并揭晓。
    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
    ①当与秦(相)较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2. 解释下列括号字多义词的意思。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③(始)速祸焉
  • 1. 为丰富校刊《良师益友》的内容,学校需要特征一些稿件,如园丁颂歌、读书笔记、思想火花和文艺创作等,请你写一份征稿启事。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时,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但有人却说,苏氏之论只适宜于西方国家的教育,对面临升学压力如此巨大的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似是而非的,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大量的训练,考试成绩从何而来?但又有人说,“学中玩,玩中学”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苏氏之论是似非而是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是”或“不是”来判断事物,实际上很多问题是难以用“是”或“非”来做出回答的,有时是“似是而非”,有时是“似非而是”,同一句话,在此地适合,在他处就不一定恰当…… 请以“是与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