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12月15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4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12月15日专为备考2024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借一次国际事件之机,发表咨文,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爆发,这一国际事件是()

    A苏台德事件

    B希腊土耳其危机

    C柏林事件

    D古巴导弹危机

  • 2. 据史料记载,西汉前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D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 3.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

  • 4.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建设的完成

  • 5. 图3-5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市规划建设一家化工企业和一个火电厂的方案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比较合理的是()。

    A

    B

    C

    D

  • 1. 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 2. 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林则徐上道光帝书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放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 英国内务大臣罗素向议会说明英国开战的目的:“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 
    回答: 
    (1)鸦片的输入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林则徐从什么立场提出严禁鸦片的主张? 
    (2)罗素是怎样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他极力掩盖了什么问题? 
    (3)结合你所了解的史实,全面地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 4. 读图2.5.5,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区属于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东。 (2)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属______气候,位于______山脉以西。
    (3)A区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农业以发展______业为主。
    (4)B地所属农业带是______,其发展条件是______。
    (5)C市是全国最大的______工业中心,布局特点是______。
  • 5.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出美国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针对材料四,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