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2月9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40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12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一些同志目光短浅,工作中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B在那个车马如潮的十字路口,我们经常看见年过半百的一位退伍军人,在指挥着行人。

    C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是《红楼梦》,《红楼梦》的影响一直到今。 

    D他孜孜不倦地写作,创作出大量的作品,硕果累累。

  • 2. 文章第九段介绍的内容是()。  

    A鹰眼的功能及其仿生。 

    B鹰眼的构造、功能及其仿生。

    C鹰眼与人眼在构造、功能上的差异。 

    D电子鹰眼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 3. 从第二段文意看,对“倾向于保持不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指电子很不容易稳定

    B这句话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稳定

    C这句话是指原子具有稳定状态

    D这句话是指化学键具有稳定状态

  • 1. 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 2.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如李白(701—762)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1037—1101)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作者认为,中外优秀的文字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们:
    (答案不超过20字,尽量用文中现成的话)  
  • 3.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寻常巷陌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烽火扬州路
  • 1. 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3. 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 1.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