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8月13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30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8月13日专为备考2024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份处理贪官的文件措词严厉,被印发传达给各级干部,以敬效尤。

    B由于患者自我参予镇痛,便能积极主动地加快康复速度,减轻心理压力。

    C江湖险恶,人生路上,陷井重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马马虎虎。

    D经过迭次会商,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以前的争吵自然烟消云散了。

  • 2.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地震前兆的决定因素”的一项是()。  

    A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时间与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有关。

    B屋里顶棚上老鼠多而乱串、黄鼠狼成群结队大转移、无处藏身的黄鼬绕核桃树乱转。

    C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反应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有关。

    D动物异常行为出现的地区与未来地震的发震地点有关。

  • 3. 第⑤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其作用是()。  

    A形象地说明右脑在记忆中的巨大作用。

    B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需要大量接收和储存信息。

    C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的巨大功能。

    D形象地说明人脑在记忆中接收信息时的特点。

  • 1. 正确理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回答问题。 1.标出此句的音节。
    2.这句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
  • 2.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如李白(701—762)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1037—1101)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作者认为,中外优秀的文字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它们:
    (答案不超过20字,尽量用文中现成的话)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文字的大意。  
  •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窗,是瞭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 3. (作文)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膀都已雕刻成形,雕成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 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 1. 文章开头第二段对大旱场景进行了描写,试分析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