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二)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538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24年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二)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莫泊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第一部成名作是()。  

    A《俊友》

    B《一生》

    C《苦恼》

    D《羊脂球》

  • 2. 《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  

    A1848年革命

    B1870年的普法战争

    C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D1830年七月革命 

  • 3. 《米龙老爹》小说中米龙老爹的身份是()。  

    A法国军人

    B雇工

    C诺曼底农庄主

    D普鲁士军官

  • 4. 欧·亨利是19世纪()。  

    A法国著名的小说家

    B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C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D德国著名的小说家

  • 5.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 1.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之。”公曰:“尔有母遗,紧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地及泉,而相见,谁日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遗:
    阙:
    隧:
    其:
    施:
    (2)将这段文字中的“公赐之食,食舍肉”“其是之谓乎”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
    (4)作者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有哪些?
    (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
    (6)概括文中郑庄公、颍考叔的性格特点。  
  • 2.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出;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1)将这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2)这段话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点?
    (3)简要概括本段中的两个细节描写。
    (4)正面刻画之外,本段还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 3. 阅读《山居秋暝》回答下列问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
    (2)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3)诗中哪几句使用了对仗?
    (4)这首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 4.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梁惠王曰:“寡人之国也,尽心耳矣!河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于:
    焉:
    凶:
    加:
    (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为何却“民不加多”?  
  • 1. 阅读小说片段,回答问题: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老头子的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随着面前的枪尖儿转,王三胜忽然觉得不舒服,那俩黑眼球似乎要把枪尖吸进去!
    (1)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孙老者形象的?
    (2)这段文字突出描写孙老者的眼睛,并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句,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 2.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1)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这段文字突出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把弯路走直了,欣喜于找到捷径;有人把直路走弯了,惊喜于巧遇美景。
    请以《捷径与美景》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