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7月16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00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4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7月16日专为备考2024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从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习惯来考虑,相对而言,()新闻栏目的服务性最强。

    A早间

    B午间

    C傍晚

    D深夜

  • 2. ()不属于无线广播的传播优势。

    A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B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C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D反复收听,易于保存

  • 3. 关于新闻线索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新闻线索通常比较完整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D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 1. 体验式采访的优点包括()。

    A能更真切地了解事物真相

    B能更方便地获得需要的材料

    C能写出更生动的报道

    D能了解到其他采访方法了解不到的情况

  •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是()。

    A把关

    B发现新闻线索

    C“发言”(评价新闻事实)

    D统合新闻信息

    E设计采访提纲

  • 3. 广播语言要做到“三性”,即()。

    A准确性

    B鲜明性

    C分众性

    D生动性

  • 1. 比较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不同之处?
  • 2. 前不久,上海世博会推出了“西藏活动周”,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前往釆访并作系列报道,请就此写出一份采访提纲。
  • 3. 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外出找门路、攀“高亲”,巴不得弄个附马当当。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举国之内,附马能有几个?能和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乡镇企业不会很多。攀不上高亲怎么办?一个村办厂厂长说得好:“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他这个村离公路比较近,又有不少集体公房,具备发展工业的一些条件,他们曾经人接人地外出攀亲,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养禽专业户,因为地处偏僻,房屋不足,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这个村办厂就和那个养禽专业主起了养殖联合体,进而发展为孵化到加工生产的一条龙生产线,双方得益都不浅。厂长开玩笑说:“我们小夫妻过得还挺不错呐!”在生活中,有些人找对象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拖成了大龄青年。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只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能够取得的好的经济效益。“高不成”也可以“低就”,当不上“附马”,同样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 1. 这是新华社2011年的一篇报道。请将该报道改编成广播电视新闻专稿,要求从语言到结构均符合广播电视特点,字数500字左右。走基层“找水书记”抗旱记
    位于黔桂交界的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当前西南大旱的重灾区,旱情50年一遇,大量农作物绝收,部分群众饮水困难。
    15日下午,记者随者保乡党委书记张恺婧前往雅口村那哄屯一个水源点查看村民取水情况。山间小路崎岖不平,一边是山坡,一边是不见底的山沟,只能容一人通过。从找泉眼、建集水池到组织村民挑水......
    此次已是张恺婧第4次来到这个水源点。虽然是女性,但张恺婧并不文弱。她带领乡村干部和群众扛着锄头,一个山沟一个山沟地找水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找水书记”。
    对于“找水书记”,记者并不陌生。去年大旱时,记者在这个县采访,曾偶遇时任平班镇镇长的张恺婧。当时她穿着迷彩服,正风风火火地带领镇里的干部和群众抗旱送水、巡山防火。张恺婧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仡佬族,今年4月份到者保乡任党委书记。上任伊始,就恰遇大旱,找水、送水、统计缺粮户就成了她和全乡干部的中心工作。“我每天一到办公室,就要查看哪个村、哪个学校需要送水,然后一一落实,生怕遗漏了一个地方。”她说。
    那哄屯十多人的挑水队伍以留守老年妇女为主。一位农妇一只手拿着锄头,肩上挑着两桶水,身后还背着小孙子。尽管山路崎岖不平,但他们挑得稳、走得快,随行的记者必须加快脚步才跟得上。
    “找到水源了,也要节约用水,要保护好水源点,不要被污染或破坏,以后还要在周围种几棵芭蕉以保持水分。”张恺婧叮嘱村民们。
    返程路上经过一块绝收的稻田,张恺婧蹲在龟裂的田地上对记者说,这旱情不知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真希望社会各界能伸把手,帮助修建一些水柜、水塘等抗旱项目。
  • 2. 请将下列报纸新闻改写成一则400字左右的广播电视消息。不动产统一登记获多项进展24省份已启动相关工作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近期取得多项进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结束公开征求意见,不动产登记局确定首任“掌门人”,同时,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也得到明确。
    在地方层面,随着广东和贵州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24个省份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眼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加速推进。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结束征求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8月15日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日程安排,这次征求意见已于9月15日结束。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在上述条例正式实施后,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得到整合,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变,这对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方便企业和群众具有积极意义。而随着不动产统一等级制度的建立,对征收房产税和反腐败也会间接起到一定作用。
    不动产登记局首任“掌门人”亮相
    今年5月份正式挂牌的不动产登记局,其首任“掌门人”日前公开亮相,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官方网站9月15日披露,9月12日至13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到河南调研,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不动产等级局局长)王广华等随行。
    官方披露的上述信息意味着,王广华已成为不动产登记局首任局长。王广华简历显示,1992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王广华一直任职于地籍管理部门。200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副司长转任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2008年12月至2014年9月,担任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要落实到地方,还涉及大量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合并、整理,必然有一个部门间相互博弈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作为不动产登记局的“掌门人”,王广华的担子还很沉重。
    24省份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虽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还未正式出台,但在地方层面,多省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近期,广东省和贵州省先后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志忠近日表示,福建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将进入登记机构设立阶段,正在研究设立省级不动产登记所。
    至此,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工作的省份至少已有24个,包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山西、江苏、北京、广西、福建、广东和贵州。其中,北京、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甘肃、贵州等7省(市)明确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也已明确。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常务副局长冷宏志近日提到,实现不动产登记分为四个阶段,2014年基本完成各级职责整合,建立基础性制度,2015年健全配套制度,平稳有序实施;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
    (2014年9月17日,中新网记者李金磊)
  • 3. 请将下列新闻材料改写成一则广播报道(字数1000字左右)。
    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引争议
    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44个汉字“整形”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对于异体字,新研制的字表收入了51个异体字,主要用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见的“喆”和“淼”。对异体字不再简单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此外,既然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为何这一次有6个繁体字纳入汉字表?对此,《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表示,现在恢复的繁体字都是必须恢复的,“比如硃砂的‘硃’,这是一个科技用字,但恰恰是一个繁体字,你不拿出来,有些科技地方就没有办法说,所以这个字不能不恢复。”
    网民反应:
    调查:逾八成认为“穷折腾”
    “44个汉字写法可能调整”,网友怎么看?其中,87.14%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纯为“这不穷折腾人吗?”;仅有2.69%的网友赞同,认为修改原因有理可依;另外有7.29%参与调查的网友持观望态度,但“希望有关方面仔细斟酌”,另有2.88%的认为无所谓,“反正现在都改用电脑了”。
    声音:要改就统一,否则就别动
    网友“踏叶逐风”认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型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另一位网友“禾水尹”也提到,现在是信息时代,要修改,涉及的面太广,会引起文字混乱。
    网友“兰花草”反问:“如果真的那样改,‘小’是不是该改成‘竖撇捺’呢?”她认为,要改就全部统一,不改就不要动,“一些改一些不改,我们这些都懵了,以后辅导娃娃写字都有问题。”
    新华时评:汉字“整形”需慎行
    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但是,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专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后反而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例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在修改后写法却不一致了。这说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选择上并不成熟。
    在50多年简体汉字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新词的添加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是建立在符合人们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44个汉字要不要“整形”,值得有关方面仔细斟酌。
  • 1. 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 2. 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
  • 3.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