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试总分:9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06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新建3000t级成品油码头项目位于西南某省桃江右岸规划的港口岸线利用区,占用岸线140m,由码头平台、系缆墩、栈桥、输油管线等组成。码头平台长50m、宽15m,水工结构采用透水高桩梁板型式,布置有4台输油臂、2个消防塔。系缆墩为6m×6m的高桩墩台,分别位于码头平台上、下游水域,每侧各2个。栈桥用于连接码头平台与陆域,桥长16m、宽4.5m。控制楼为2层建筑物,位于临岸陆域,设有装卸控制中心和环境应急物资用房,楼外设消防水池、泡沫罐和油气处理装置。输油管线沿码头平台、栈桥敷设并与陆域埋地输油干管相连,连接处设紧急截断阀。成品油储存依托后方相距约1200m的油库工程(陆域埋地输油干管和油库工程均已建成,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 桃江现有主航道满足3000t级成品油船通航条件,油船锚泊利用河流下游16km的已有危险化学品锚地。因吃水条件不足,码头前沿的港池和回旋水域需采用挖泥船进行水下土方开挖,开挖面积0.6万m2,挖出的泥沙用于附近工业区场地平整回填。为保持码头区岸滩稳定,部分岸滩在完成表层清理、削坡处理后,需抛石防护,防护面积0.1万m2。水工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前设置钢护筒,桩底嵌入中风化岩层,钻孔泥浆送陆域干化后再用于周边工业用地回填。桩基施工时搭设水上施工平台。码头设计装卸能力33万t/a(其中汽油卸船15万t/a、柴油卸船12万t/a、汽油装船6万t/a),每次作业只安排一艘油船靠泊。 油品装卸流程:油舱↔输油臂↔平台及栈桥输油管↔紧急截断阀↔陆地输油干管↔油库(油品装船和卸船流向相反)。用于卸船的输油管3根,管径均为DN250,其中2根输送汽油,1根输送柴油,单根卸船流量均为200m3/h;用于装船的输油管1根,管径DN200,装船流量100m3/h。 装船作业时,船舱内挥发的油气经船舱呼吸孔、船上管道收集后,引入控制楼外的油气处理装置,采用“冷凝+吸附”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油气处理装置的非甲烷总烃(NMHC)的去除率和排放浓度满足《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控制标准》(GB20950-2020)的规定。卸船时产生的油气依托油库工程处理。 码头平台外缘有10cm高混凝土集水围坎,梁板下方有集水池,用于收集码头平台区初期雨水,兼做码头平台面少量溢油的事故应急池。到港船舶油污水、集水池内污水和控制楼生活污水泵送油库工程配套的环保设施处理。 桃江自南向北流,码头所在河段河道较顺直,河宽约300m,岸滩分布点状或连片的辣蓼、喜旱莲子草等植物。根据近年调查资料,桃江有鱼类55种,码头所在河段有底栖生物17种;码头下游10km范围内没有大型鱼类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渔业养殖区;码头周边500m范围没有集中居民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显示,桃江评价范围河段现状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达标区,补充监测的NMHC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提出的2.0mg/m3限值。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判定本项目为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按照码头平台投影面积确定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照行业技术规范《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S105-1-2011)确定了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预测分析了码头事故溢油对桃江的影响,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水上溢油应急物资配置和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编制原则要求。 1.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考虑的因素是否完整?说明理由。 2.识别码头施工期的水生生态影响,给出减缓影响的措施。 3.指出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中大气污染源监测点位。 4.针对输油管线事故泄漏情形,计算事故泄漏量时应考虑哪些参数? 5.分析本项目污染物依托油库工程环保设施处理的可行性,需调查哪些内容?  
  • 2. 某新建输油管道工程位于Q市,设计输油规模1000万t/a,全长55.1km,管道材质为L415MPSL2直缝埋弧焊钢管,管径DN711mm,设计压力6.3MPa。全线设首站、分输清管站和末站3座站场和1个截断阀室。管道路由为:东起设在D港区原油油库内的首站,向西敷设5km后折向南,再敷设20.1km到达分输清管站,从分输清管站继续向南敷设15.3km至截断阀室,从截断阀室向南再敷设14.7km至H炼化厂内的末站。 管道工程永久占地8132m2,用于布置站场和“三桩”(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临时占地145万m2,用于布置施工带(宽度18m)和施工便道(总长14km)。管材防腐采用双层PE,管道壁厚8.8mm,穿越河流等特殊敷设段采用3层PE,并将壁厚增加至11.9mm,全线设阴极保护。 根据地貌地质特征及地面既有设施情况,管道敷设施工方法有挖沟法、顶管法和定向钻法。其中,挖沟法应用于管道经过的平原区和丘陵区,包括一段3.8km的一般林地段和一段0.7km的公益林区段;顶管法应用于管道穿越等级公路和铁路,包括1条等级公路和1条铁路;定向钻法应用于管道穿越河流、引水干渠,包括1条中型河流和1条引水干渠。挖沟法施工的管道埋深为管道的管顶距地面1.2m。顶管法施工的最大穿越深度为5m,最大穿越长度100m。定向钻法施工的最大穿越深度为15m,最大穿越长度1200m,施工场地设在河流或干渠两岸的出、入土点附近,布置有泥浆配置间、泥浆池、材料和管材堆放场及定向钻机等。 站场工艺包括输油和清管两个流程。 输油流程:来自油库的原油通过首站输油泵输送至分输清管站,再通过分输清管站内的分输阀组和输油泵输送至末站;末站接收的原油经过滤、计量后,通过输油泵输送至H炼化厂储罐。 清管流程:采用清管球去除黏附在管道内壁上含有岩屑的蜡质油泥等附着物,清管球由设置在分输清管站内的发送设施发出,由设置在末站的接收设施接收。管道全线设智能检测监控系统(SCADA),在截断阀室设有阀组间,配1个远控切断阀,在首站、分输清管站和末站均设有进、出站紧急切断阀(ESD)。 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挖沟法施工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和施工带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等措施;顶管施工采用弃渣土处置措施;定向钻施工采用及时清理机械设备漏油、异地处置废弃泥浆等措施。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附近河沟。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3座站场均设1台10m3的卧式污油罐和1台污油泵,收集泄压或检修产生的污油。各站场输油泵均采用减振基础。分输清管站和末站各设置1处10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检修产生的含油抹布、污油及清管废物(末站)。首末站均设1座50m3的含油污水池和1座10m3的生活污水暂存池,污水处理分别依托油库和H炼化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在分输清管站和截断阀室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全线抢、维修和溢油应急均依托油库和H炼化厂的应急物资库配备的溢油围栏堵排设施和物资。 管道工程沿线主要经过平原区,土地现状多为农田,主要种植高粱、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有7km管线经过丘陵区,土地现状为林地和农田,林地主要分有杨树、槐树、松树等乔木。全线评价范围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河道两侧及田间多分布灌丛和草本植物。引水干渠为自西向东流向,在当地生态保护红线区块登记表上被列为饮用水水源保护红线区,保护范围为输水渠道的水域和两岸堤坝背水面坡角外延30m范围内的陆域。干渠在管道穿越处下游55km汇入M水库。每年5月至7月、12月至次年2月干渠输水量较少。 根据土地类型、占地面积、项目类别等,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初步判定分输清管站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可研文件载明该站占地区内工艺设施、输油管道及仪表控制室等均在地面布置,站界处的进、出站管道埋地敷设。 1.列出末站工艺废气排放源,并提出控制措施。 2.给出分输清管站场内土壤调查3个柱状样点和1个表层样点的布设方案和特征监测因子。 3.针对引水干渠穿越段还应补充哪些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4.给出公益林区段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管道敷设替代方案,并说明理由。 5.说明管道经过的一般林地段生态恢复内容。  
  • 3. 某牧业集团拟在南方某县新建一座年出栏6万头仔猪的繁育场。繁育场分生产区、辅助区、管理区、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等5个功能区。其中生产区建设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公猪舍、后备舍等猪舍;辅助区建设供电、维修、饲料加工和贮存等设施;管理区建设办公技术用房、职工生活用房、食堂、人员车辆消毒设施等;隔离区建设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暂存冷库、危废暂存库等;粪污处理区建设有机肥加工车间、黑膜沼气池、沼液暂存池、沼气柜等设施。 繁育场采用“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仔猪保育”四阶段流水作业,以“周”为节律滚动平衡生产,每年按52周计。空怀母猪在配种舍群养4周,完成配种和孕检,确认妊娠的母猪转入妊娠舍限位饲养12.5周后,在产前1周转入分娩舍;母猪分娩后,在分娩舍哺乳4周,仔猪断奶;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培育6周后出栏。繁育场处于正常繁殖周期的基础母猪3000头,生产指标为基础母猪年均产仔2.2窝,每窝活仔10.5头、哺乳仔猪成活率92%、保育仔猪成活率95%。繁育场包括种公猪、后备猪在内的年存栏总数16308头,全年出栏仔猪60632头,转入牧业集团的商品猪育肥场继续饲养。 繁育场采用雨污分流、干清粪方法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量。粪污经猪舍地缝落入地坑后利用重力进行固液分离,液体粪污与冲洗废水一并通过管道送往粪污处理区,经格栅过滤后进入黑膜沼气池厌氧消化产沼气、沼液、沼渣;沼气经气水分离、干法脱硫后送沼气柜储存,再经管道送有机肥加工车间烘干工序和管理区食堂作为燃料利用,多余沼气火炬排空;沼液进入大容量暂存池,施肥季通过自建管道送附近的协议果园作为液体肥料利用;沼渣与固体粪污、格栅渣、饲料残渣等一并送有机肥加工车间,掺入在该车间粉碎后的秸秆等辅料并引入菌种混合后,在堆肥区采用条垛堆积、定期机械翻动方式完成一次好氧堆肥,再经过静态陈化完成二次堆肥,两次堆肥后已完全腐熟的产物先圆筒造粒再通入沼气燃烧热风烘干,产出合格的固体有机肥外售。 繁育场有机肥加工车间堆肥区封闭并负压抽风,臭气通过生物滤池净化后排放。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在分区防渗的基础上,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要求制定了场区地下水跟踪监测方案。 注:猪当量为用于衡量畜禽氮磷排泄量的度量单位,1头生猪为1个猪当量,按体重折算,5头保育仔猪等于1头生猪。 1.计算存栏保育仔者的猪当量。 2.为核算沼液利用的土地承载力,需收集果园的哪些信息? 3.指出校核沼液暂存池有效容积应考虑的因素。 4.针对有机肥加工车间其他废气污染源,推荐可行的治理措施。 5.简述项目选址环境合理性论证的主要内容。  
  • 4. 某企业拟在省级工业园区内新建年产5×108t/h的丁苯/厂腈胶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准备、聚合、汽提、掉帧、过滤、冷却、灌装等生产单元;丁二烯罐区(球罐),苯乙烯、丁烯酸、丙烯腈等液体原料罐区、产品罐区、原料和产品仓库等贮存设施;脱盐水站、制冷站、循环水系统、真空系统、质检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公辅设施;废气和废水处理装置、固废仓库、事故水池、火炬等环保设施;以及2条长1.5km、分别连接园区苯乙烯和丁二烯供应企业与项目罐区之间的原料输送管线。项目所需水、电、蒸汽、天然气等均由园区供应。 丁苯胶乳生产工艺见下图。 单体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助剂、脱盐水等按配比加入聚合釜,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分散于水中的聚合物乳液;乳液经蒸汽汽提脱除未反应的单体后,加入助剂调整组分、再经振动过滤和冷却,得到的合格产品送储存罐储存或灌装装桶。丁腈胶乳生产时用丙烯腈替换苯乙烯。胶乳生产为序批式作业,密闭操作。 项目设原料准备间,进行小包装固体和液体助剂的溶解、计量和调配,再经管道将助剂送至各使用点;桶装MMA等原料在装置区用桶泵加入设备。真空系统设置水环真空泵,为汽提塔和二次汽提塔提供所需真空,汽提塔项的气相经冷凝得到的冷凝液在冷凝液罐分层去除未反应单体(油相S1)),水相送二次汽提塔。二次汽提冷凝液回用于调整工序,剩余部分作为废水W1处理,塔釜产生的少量聚合物S2装桶。 聚合及后续工序均设有密闭过滤器和质控采样点,质检研发中心承担原料和样品性能测试,并进行乳胶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质检后废样品作危废处置。 每批次产品生产完成后,对管线设备进行氮气置换和脱盐水清洗,清洗水回用至某系统(题干不全。根据工艺流程图,应该是“聚合”系统的原料准备工序或“汽提”系统):生产5个批次后,采用高压水枪冲洗聚合釜除垢,产生废水W3。 治理方案提出VOCs废气控制措施为:聚合釜废气G1、真空系统废气G2、冷凝气相类中间罐废气、氮气置换气和储罐小呼吸废气均通过管道输送至废气缓冲装置,经过直燃式废气燃烧(TO)+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处理后由1#排气简排放,SCR还原剂为氨水。储罐配套平衡管和干式快接头,控制槽车卸料大呼吸。 原料准备操作区按照规范设置有集气系统,质检和研发等操作在通风柜内进行,收集的配料废气G3和质检研发废气分别经对应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各自排气筒达标排放。项目选用了密闭性好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订有投产后泄漏检测修复(LDAR)计划,并配套了聚合釜超压安全阀放散收集、火炬引燃及工作状态监控设施等事故废气应对措施。 根据《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含苯系物、含氰化物废水应单独收集、储存并进行预处理,企业拟用管道将剩余的二次汽提冷凝液W1和真空系统废水W2输送至密闭的废水处理站,通过调节均质、絮凝沉淀、二沉、砂滤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再与聚合釜冲洗水W3、研发废水、循环水和脱盐水系统排水、生活污水混合后,达标纳管进入园区污水管网。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经压滤、干化后装袋送固废仓库中的危废暂存间。项目各类危废均在危废暂存间密闭暂存。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根据生产装置、罐区、原料和产品仓库、废水处理站的物料情况在线量计算了Q值;按聚合工艺和液体原料罐区计算了M值;根据项目周边5km范围内人口数,判断了大气环境敏感程度等级,据此确定出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 注:丙烯腈为高毒物,丙烯酸及MMA具有刺激性气味,单体均为易燃物料,助剂包括引发剂、乳化剂、链转移剂、终止剂、配位剂、消泡剂、中和剂、杀菌剂、还原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阻聚剂等,在不同操作环节根据需要加入,丁苯胶乳水含量约50%,不属于挥发性有机液体。 1.指出1#排气筒的特征污染物因子。 2.说明项目需补充的VOCs控制措施。 3.大气环境风险潜势的确定内容是否完整?说明理由。 4.项目废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5.给出生产单元和环保设施产生的危险废物。  
  • 5. 为满足工业用汽和采暖用热需求,某经济开发区拟实施热电联产工程,并协同处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建设内容包括∶3×2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2用1备)和2×30MW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1炉1机配置)等主体工程,全封闭条形煤场、污泥干化车间、灰库、渣仓、氨水储罐等储运工程;给排水、变配电、化学水处理、冷却塔等公辅工程;烟(废)气、废水处理等环保工程。工作制度为∶1台机组为工业用户提供工业用汽,年利用小时数6500h;1台机组为采暖用户提供采暖用热,年利用小时数2880h,工程投产后,将替代供热范围内10台燃煤小锅炉。 污泥干化车间设1座污泥仓和1台圆盘干燥机,处理能力为5t/h(湿基),年利用小时数6500h。来自城镇污水处理厂含水率80%的污泥先暂存在污泥仓内,后通过加料机送入圆盘干燥机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含水率40%的干污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6300kJ/kg)。干燥机以自产蒸汽(约160℃)作热源,采用间接加热方式。 污泥干化车间配建1套干燥废气处理装置和1套废水处理装置。污泥干燥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冷凝”工艺处理,不凝气送锅炉燃烧,冷凝废水送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工艺为“调节十气浮+两级A/O+二沉+过滤”。 本工程采用当地煤作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1000kJ/kg),并掺烧少量干污泥。干污泥由皮带输送机送至上煤点与破碎后的煤掺混后送锅炉燃烧。经测算,单台锅炉耗煤量36t/h(未考虑掺烧污泥),标态干、湿烟气量分别为82.7m3/s、90.2m3/s(含氧量6%)。掺烧污泥、不凝气后,烟气量和锅炉热效率基本无变化。 3台锅炉各自配有独立的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工艺均为:低氮燃烧十炉内SNCR脱硝+静电除尘器预除尘+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吸收塔脱硫+布袋除尘器除尘。其中脱硝效率不低于60%,脱硝还原剂为氨水(配2座30m3氨水储罐);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分别为97%和99.95%;吸收塔的脱硫效率为98%,脱硫剂为消石灰。锅炉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由1座高150m、出口内径3.5m的单管烟囱S1排放,烟气排放温度90℃。 除灰渣系统采用干出灰、机械出渣的灰渣分除处理工艺,设计灰渣比6:4。单台锅炉炉渣产生量3.2t/h,半干法脱硫系统新增烟尘量(进入布袋除尘器前)2.4t/h(掺烧污泥所造成的灰渣和烟尘量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经调查,本工程所在地区为环境空气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NO2,当地政府已编制了环境空气限期达标规划。达标规划给出了污染源清单和削减源清单,模拟了达标规划实施后的浓度场。达标规划的污染源清单未包含本工程,削减源清单未包含被替代燃煤小锅炉。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内无在建和拟建污染源。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确定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给出的NO2预测评价内容包括:a.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计算本工程NOx排放源正常排放情况下NO2短期浓度和年均浓度;b.采用本工程贡献浓度减去被替代燃煤小锅炉的贡献浓度,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得到项目投产后95%保证率NO2日平均浓度。编制单位给出的本工程正常排放条件下NO2排放源部分参数见下表。 本工程NOx排放源部分参数表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核算了本工程碳排放量(不考虑掺烧污泥、不凝气产生的碳排放量),其中煤单位热值含碳量为26.44x10-3tC/GJ(对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碳氧化率为98%。 1.计算本工程烟尘排放浓度和年排放量。 2.指出湿污泥干化尾气冷凝废水的主要污染物。 3.表2中烟气流速和年排放小时数取值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编制单位NO2预测评价内容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计算本工程掺烧污泥替代煤的年CO2减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