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2月12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74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写作典型事迹演讲稿要求内容准确,即不能杜撰,但可以选择。()

    A

    B

  •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描绘出一幅山中拂晓的画面:秋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A

    B

  • 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桂花雨还在下。人生匆匆,能赶上这场淅淅沥沥的桂花雨,真是一大福分。此刻,桂花雨淋湿了我的全身,也_____了我的心灵。从今往后,在我的心里,总会下着这场潇潇桂花雨,总立着这座芬芳的山,总住着一位_____的花神。 ②“冰桶挑战”越来越热闹,参与者不乏知名人士。_____有一些人看到了娱乐、作秀和营销的机会,让慈善义举变成娱乐狂欢,一些网络媒体也在_____,纷纷玩“标题党”拼“底线”,恶趣横生。  

    A洗濯、神采奕奕、因而、兴风作浪

    B洗礼、风姿绰约、因而、推波助澜

    C洗礼、神采奕奕、然而、兴风作浪

    D洗濯、风姿绰约、然而、推波助澜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伛气 疏峻 安分守己 前言不搭后语

    B诙谐 肿涨 变换莫测 迅雷不及掩耳

    C渲染 通缉 不胫而走 无所不用其极

    D亵渎 编篡 既往不究 风马牛不相及

  • 1.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有()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面引领方向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读历史,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哲学,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文学,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要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把书比喻成旗帜和明灯,形象地道出了书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前进的作用。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以演绎生物学“物竞天择”学说为主题的散文,知识性很强,但文字清丽,极具可读性。

    B“石缝间的生命”,对于特定的时代来说,它就是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的象征。

    C写野草的文字,点化了白居易的诗句:经过烈火考验的野草在山崖石缝间自然能茁壮生长。

    D文章运用了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则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E生命在困厄中顽强地生存与发展,辐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美丽辉煌。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的意思。(1)无风的世界了无声息,只有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古希腊这些苍老而洁白的石头。
    了无声息:()
    (2)甚至叫我们想起爱琴海的名字来源于爱琴王——那个悲痛欲绝的故事。
    悲痛欲绝:()
  • 2.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
    (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
    (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 1. 解释下列句中“且”的意义。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
    ③臣死且不避__________
    ④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_
    ⑥河水清且涟漪__________
  • 2.  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