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5年公共营养师《四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16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铁的生理功能包括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呼吸组织过程。(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2、调查的范围与食品企业产品销售的范围可以不一致。()
答 案:错
解 析:调查范围的确定也是市场调查的关键因素,是保证市场调查结果科学性的前提。调查范围应该与食品企业产品销售范围相一致,当在某一城市做市场调查时,调查范围应该是整个城市。
3、为确保血液不发生凝集,抗凝剂可大量使用。()
答 案:错
解 析:血液抗凝剂的选用与用量是否合适十分重要,用量不足,达不到抗凝效果;用量过多,又会妨碍测定。
4、黄芪常用剂量9~15g,大剂量可用30~50g 。(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瓶装汽水、果味汽水及果汁饮料中的( )不高于100个/m1。
答 案:B
2、胶体和β葡聚糖含量的增多对GI值的影响是()。
- A:使之升高
- B:使之降低
- C:无变化
- D:先升高,后降低
答 案:B
解 析:胶体和β葡聚糖是黏性纤维,含量升高后使GI值降低。
3、记账法的优点为()。
- A:操作比较简单
- B:所需人力多
- C:费用高
- D:不可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答 案:A
解 析:记账法的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
4、下列属于瓜茄类蔬菜的是( )。
答 案:A
多选题
1、粗脂肪的成分包括()。
答 案:ABCE
2、停止运动的指征包括()。
- A:严重气短
- B:不正常的心跳
- C:特别眩晕
- D:上腹部区疼痛或“烧心”
- E:身体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
答 案:ABCDE
3、对儿童来说,良好的铁来源是()。
答 案:ABCDE
解 析:动物血、肝脏及红肉是铁的良好来源,它们含铁高,吸收好。豆类、黑木耳、芝麻酱中含铁也较丰富
4、下列关于称重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重记账法适合于个人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 B:称重记账法必须进行进餐人数的登记
- C: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 D:要对进餐人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劳动强度等进行登记
- E:调查期间不能忽略调味品消耗量的记录
答 案:B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
3、简述儿童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
答 案:(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按照《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儿童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满足儿童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并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食物的品种宜丰富多样化,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主食做到粗细搭配、粗粮细作,副食荤素搭配、色彩搭配,食物尽可能自然、清淡少盐。制作面制品可适当加入奶粉,以提高蛋白质的供给和营养价值,提高膳食钙的水平,满足幼儿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每周安排一次海产食物,以补充碘,安排一次动物的肝脏(约25g/人)以补充维生素A和铁。
(4)三餐分配要合理。学龄前儿童以三餐两点制为宜。食物及营养素分配原则如下:早上活动多,早餐、早点共30%;午餐宜丰盛,午点低能量,以避免影响晚餐,午餐加午点40%;晚餐较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晚餐30%。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食用。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面点。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食用;蔬菜要切碎、煮软;尽量减少食盐和调味品的食用;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1周内不应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其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方式也应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