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13:28:18 来源:吉格考试网
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2月2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回顾法和膳食史法都是开放式的调查,可以容纳被调查对象所提到的任何一种食物或食物组合。()
答 案:对
解 析:回顾法和膳食史法都是开放式的调查,可以容纳被调查对象所提到的任何一种食物或食物组合,并对有关食物的种类、来源、加工方法、处理方法、对食物的详细描述以及食物量等反映食物特性的信息都没有限定。
2、灵芝多糖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
答 案:对
3、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方法,是指某种食物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的评分除以该食物的单位质量。()
答 案:错
解 析: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是用被测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与推荐的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的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
4、营养成分的标示是指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含量和功能所做出的描述。()
答 案:错
解 析:营养成分的标示是指对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名称和含量所做出的描述。
单选题
1、中度活动相当于能量消耗为()kcal/kg体重/min。
答 案:B
解 析:中度活动是指坐着伴随胳臂有力的运动,或者站着伴随相当大量的运动(如铺床、擦地板、6km/h的速度行走、运动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或运动后的整理活动、打保龄球),相当于能量消耗为O.03kcal/kg体重/min。
2、缺乏时导致味蕾功能减退的矿物质是()。
答 案:A
3、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是
答 案:A
4、以下()不属于健康状况信息。
答 案:D
解 析:健康状况信息包括个人疾病史(如为女性还包括生育史)、家族疾病史、近期体检信息及生化指标。
多选题
1、食物中毒的特点( )。
答 案:ABCD
2、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
答 案:BDE
解 析:B 选项(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人体消化道内没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属于不溶性膳食纤维。例如,蔬菜中的芹菜茎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在人体肠道内基本不被吸收,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D 选项(半纤维素):半纤维素也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是多种糖基组成的复合聚糖。和纤维素一样,人体难以消化半纤维素,它在肠道内能够吸收水分,帮助软化大便,属于不溶性膳食纤维。像谷物中的麦麸就含有丰富的半纤维素。 E 选项(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聚合物,它填充在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增强植物组织的强度。木质素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几乎不能被消化,它可以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有助于肠道正常功能的维持,属于不溶性膳食纤维。在木材中,木质素的含量较高。 A 选项(树胶):树胶是一种能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的多糖类物质,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例如阿拉伯胶,它可以在水中溶解,具有增稠、乳化等作用。C 选项(果胶):果胶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它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柑橘等。果胶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形成凝胶,在食品工业中常被用作胶凝剂,并且能够在肠道中被部分分解和吸收。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答 案:ACDE
4、身体活动水平取决于()。
答 案:AB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成人体内每天约有________的蛋白质被更新。
答 案:2%
3、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