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4年公共营养师《四级》每日一练试题02月19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判断题
1、某些预包装食品可以直接食用,某些需要在食用前进行调配,某些需要在食用前烹调(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2、比较声称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的声称。()
答 案:对
解 析:比较声称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的声称,包括“减少”“少于”“增加”“加”“大于”等的声称。
3、家庭冰箱冷藏室使用应做到食物分类、整理后,用保鲜膜包好才能冷藏。(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烟酸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烹调时不加碱则极易缺乏烟酸。(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水果中有机酸的作用不包括( )。
- A:刺激消化液分泌
- B:促进钙的吸收
- C:抑制膳食纤维作用
- D: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
答 案:C
2、口腔生殖综合征由于缺乏()而引起。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2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答 案:B
解 析:维生素B2缺乏出现舌炎、唇炎和口角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和阴唇炎等,称为“口腔生殖综合征”。
3、营养素的主要功能有( )大方面。
答 案:A
4、社区营养干预措施的基本原则是()。
- A: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
- B:考虑对解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
- C: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等
- D:以上均是
答 案:D
解 析:基本原则包括①考虑营养问题的重要程度;②考虑对解决营养问题的作用大小③考虑实施干预的难易程度、参与性和成本效益以及对干预措施评估的难易程度和可持续发展等。
多选题
1、营养干预试验设计的类型在研究层面上常采用()方案。
- A:动物实验
- B:随机对照
- C:临床试验
- D:类实验
- E:人体试验
答 案:BD
2、在营养配餐过程中,食物的搭配、营养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的是()。
- A:饭菜的适口性
- B:就餐者的经济状况
- C:饭菜的温度
- D:当地的天气情况
答 案:AB
3、国家标准灭菌乳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
- A:蛋白质和脂肪
- B:非脂乳固体
- C:酸度和杂质
- D: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 E: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
答 案:ABCDE
4、常用的评价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有()。
- A:相对蛋白质值
- B:蛋白质功效比值
- C:蛋白质净利用率
- D:蛋白质生物价
- E:净蛋白质比值
答 案:ABCDE
解 析:常用的评价蛋白质利用率的方法有:①蛋白质功效比值(PER);②蛋白质生物价(BV);③蛋白质净利用率(NPU);④其他:相对蛋白质值(RPV)、净蛋白质比值(NPV)、氮平衡指数(NBI)等。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3)请回答:将总交换份分配到三餐中各为多少份?如何分配?
答 案:一日三餐按30%、35%、35%分配能量,早、中、晚各餐应占的交换份数为:早餐21×30%≈6份;午餐21×35%≈8份;
晚餐21×35%≈7份。
其中:早餐谷类3份,豆乳类2份,蔬菜0.5份;油脂0.5份;
午餐谷类4份,瘦肉类2份,蔬菜水果1份,油脂1份;
晚餐谷类3份,乳类1.5份,蔬菜水果2份,油脂0.5份。
3、请简述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答 案:(1)发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②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①概念。患病率(PrevalenceRate):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②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