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03日

2023-03-03 11:10:05 来源:吉格考试网

课程 题库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信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广播电视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3月03日,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点和做题经验,进而提升做题速度。通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的积累,助力我们更容易取得最后的成功。

单选题

1、下列节目中属于真人秀节目的是()。

  • A:《看见》
  • B:《甄缳传》
  • C:《舌尖上的中国》
  • D:《谢天谢地你来啦》

答 案:D

解 析:真人秀节目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丰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因此,D项,《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2012年4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A项,《看见》是柴静主持的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属于电视访谈类节目。B项,《甄缳传》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于2011年出品的清装宫斗电视剧。C项,《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

2、下列对广播评论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短小精悍,一事一议
  • B:天马行空,随意而谈
  • C:说理深入浅出,适合于听
  • D:播出方式多样,不拘一格

答 案:B

解 析: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以事实为基础,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受众,不可能天马行空,随意而谈。

3、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 A:《开元杂报》
  •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 D:《万国公报》

答 案:B

多选题

1、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

  • A: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 B:演播室现场
  • C:会议现场
  • D: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 E:领导出现的现场

答 案:AD

2、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 A: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 B: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 C: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 D:由评而述、评多述少

答 案:ABC

解 析:新闻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①评述结合,以评为本:②述中有评,评中有述:③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3、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有()。

  • A:描写式导语
  • B:议论式导语
  • C:直接导语
  • D:间接导语
  • E:叙述式导语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针对下面北京电视台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新闻作品《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2011年1月14日播出),试分析这则电视消息的特色。北京告别91年钢铁生产历史马国颖金蕾王晓龙李琪【导语】昨天,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举行。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顺利实现全面停产。这是中国钢铁史上的一个历史时刻,也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我们与延续了91年的钢铁生产作别。这份告别永载史册。【正文】【同期声】“成分合格,可以出钢!”(说明性字幕,2011年1月12日)【工文】这条每天重复30多遍的口令,在2011年1月12日这天戛然而止。这是首钢石景山地区产出的最后一炉钢。王宴滨把挂钟的时间定格在21点47分。(钢水流出……轧钢)一天之后,最后一炉钢水,在高速线材车间变成了最后一批线材,三高炉静了下来,二炼钢静了下来,首钢静了下来。坚守在生产线上的最后一批工人平静的表情下,蕴含着难以平复的心情。(浇铸小件的画面)【同期声】炼铁厂团委书记杨明:做几个模子做几个铁球,以后留在家里,没事儿拿出来做个纪念。也是对铁厂一种情怀。对,用最后一炉铁水。【正文】刚刚亲手关闭加热炉的梁立明,没来得及洗把脸,就赶来留下最后的纪念。【同期声】高速线材车间职工梁立明:比较遗憾,拆了。第二个是高兴,也是因为拆了,搬到外地应该比这儿好吧。(高速线材车间的集体签名)【同期声】焦化厂职工赵舒雅:我整个青春都跟首钢一块儿发展,除了我的家人就是首钢各位职工。首钢总公司副总工程师邱世中:虽然二炼钢要停了,但首钢的精神没有停。【正文】停产的日子里,在首钢厂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便是参与首钢搬迁决策全过程、时任北京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刘海燕。【同期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海燕: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和首钢这个老朋友告别。首钢搬迁也是个艰难的抉择。在过去很多人都想象不到,以为这不能办成。但这事终于还是办成了,也是挺不容易的。【正文】搬迁难,难在首钢停产后北京要面临着每年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的压力,更难在3万多名职工的转岗分流,割舍近百年钢铁情怀。然而,为了长远发展,北京壮士断腕,毅然告别延续了91年的钢铁生产历史。首钢停产后,北京可吸入颗粒物每年减少23%,年节水量蓄满22个昆明湖。更为重要的是,为京西地区腾出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同期声】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停产意味着首钢九十多年钢铁生产,在北京将永远消失。但下一步首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使长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区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北京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应该说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正文】这是一场特殊的浇铸,工人们用最后一炉钢水,刻出四个大字——铁色记忆。

答 案:(1)答题提示:①这是记者长期跟踪首钢搬迁的延续。在停产前一周进入首钢,独家、全程记录了首钢停产的全过程。梳理历史资料、采访历史人物、拍摄历史场景、突出历史进程,从300多分钟的素材中,撷取典型场景、典型对话,精心架构全篇,精心编辑画面,将首钢近百年变迁浓缩于3分多钟的报道中。②年产800多万吨的首钢是北京工业的支柱,停产对城市的工业结构、社会结构、规划布局都有重要影响。报道播出后,引起观众的共同回忆,许多观众到首钢现场,表达对首钢的敬意和对党和政府政绩观的肯定。③题材重大。特大型企业首钢停产搬迁历时7年,是我国最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首都环境质量、实现首都经济发展战略转移、调整国家钢铁产业布局都有重要意义。录历史。作品抓住了重要历史节点,用3分多钟的报道浓缩了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④角度新颖。用与新闻事件有关的人物命运折射历史变迁,歌颂了首钢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使报道充满了人情味。⑤电视特色鲜明。以画面、场景纪实,恰当地配以同期声,使报道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情绪感染力。(2)答题要点①细读材料,从选题、语言、结构等典型特色入手。②结合电视消息的特色。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④语言简练,逻辑清楚。

2、以下材料出自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某期《新闻调查》开场段落。请分析该段落的记者采访特点。记者在现场作开场出镜报道,之后,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等待回乡的老百姓。记者(出镜报道):这是绵阳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州体育场,这附近全是在这等车想要回家的灾民,从三天前开始,每天将近有上千人从这离开,回乡抗震自救。但是我们知道,这些灾民绝大部分来自北川,那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他们很多人房屋都已经垮塌,回家之后怎么样安家生活,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记者(采访回乡的小女孩):你这背的是什么啊?小女孩:家里的东西。记者:我看看沉不沉。(掂量小女孩的包)哟,这怎么也有三四十斤啊?记者:现在回去害不害怕?小女孩:害怕。记者:为什么还要回去啊?小女孩:毕竟是自己的家。记者:那现在家里什么样,知道吗?小女孩:不知道。记者(转向面对一对夫妇):您是去哪啊?男灾民:我们都是擂鼓的,都是到北川的。记者:那家里的帐篷够不够,知道吗?女灾民:不知道。记者:那帐篷不够怎么办啊?女灾民:我们家里的房子垮了,还有其他的篷布什么的,我们山上的树木多,就可以把它弄下来自己搭。记者:你们要是多等几天的话,也许那里的帐篷可以给你们建好。能够多运点儿过去,你不就省点事吗?女灾民:不,我们自己好脚好手,我们自己回去盖。因为在这里,他们对我们确实太好了……

答 案:(1)记者釆访自然、平实,在现场环境中随机采访,让被访者忘记摄像机的存在,非常真实、生动。(2)在看似聊天的采访中,记者不偏离采访主题,将广大观众极为关注的灾民回乡安置等关键问题,巧妙地导入其中,从而使观众体会到这些普通灾民回乡心切、勇敢面对生活挑战、靠自己双手重建家园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采访,深化内容。(3)注重现场信息的挖掘,有现场感和电视画面感。电视记者采访有“镜头意识”——既不问与画面重复的问题信息,同时也能从画面信息中延伸出来新的信息。比如,她掂量小女孩的包,用她的感受为我们传递更多信息。

3、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外出找门路、攀“高亲”,巴不得弄个附马当当。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举国之内,附马能有几个?能和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乡镇企业不会很多。攀不上高亲怎么办?一个村办厂厂长说得好:“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他这个村离公路比较近,又有不少集体公房,具备发展工业的一些条件,他们曾经人接人地外出攀亲,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养禽专业户,因为地处偏僻,房屋不足,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这个村办厂就和那个养禽专业主起了养殖联合体,进而发展为孵化到加工生产的一条龙生产线,双方得益都不浅。厂长开玩笑说:“我们小夫妻过得还挺不错呐!”在生活中,有些人找对象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拖成了大龄青年。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只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能够取得的好的经济效益。“高不成”也可以“低就”,当不上“附马”,同样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答 案:这是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作品,结合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采用比喻、例证等受众容易接受的评论手法和群众自己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明白如话、入情入理。(1)语言上,非常通俗化、口语化,运用受众容易引起兴趣的材料,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它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乡镇企业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想与一些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思想比喻为想“攀高亲”,弄个“附马当当”,即形象贴近,又通俗易懂。用群众自己的语言----厂长一头一尾的两句话,非常准确、形象的表现出从实际出发选择合作伙伴的好处。(2)形象说理,事理融合,这则评论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与养禽专业户联合的村办厂办得挺红火来说明论点,让人亲切可感,说服力很强;评论最后还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把乡镇企业横向联合比作生活中的“找对象”,劝有关政策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也能娶上好媳妇。考点归纳:新闻栏目编排:(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关联组合、专栏集纳、稿件配合(3)巧妙安排结构:峰谷、节奏、分段(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风格的统一、整体基调

写作题

1、请根据以下材料,以2005年2月21发稿时间,撰写一篇不超过300字,适合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稿。材料:今年春节,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异常火爆,井冈山接待游客2.1万人次,1.2万名党员到瑞金革命旧居旧址参观学习,增强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把握,红色旅游为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社会课堂。江西自2001年开始,投入10多亿元,以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和红色景区接待设施的建设,对井冈山、瑞金和南昌八一起义等30多处重要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复原,在井冈山修建了“井冈山烈士陵园”、“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投入4400万元修建以声光电为主要展示手段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全景画展示馆”。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新建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塑像;省政府投资1.7亿元新建的省博物馆中专设革命馆;各级党委、政府还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征集革命文物、维修革命旧址和更新文物陈列工作,等等。江西省先后推出了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产品,形成了“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瑞金-长汀-高州-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的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金牌线路、“南昌或井冈山-萍乡-韶山-长沙”等精品线路。江西下大力气进行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台扶持旅游的优惠政策。近年,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正式开辟了国际航线;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线;江西高速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三年增加1000多公里,实现了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道路全部高速化,使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上饶等红色旅游景区都在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中;在“京九”线上,设置了“井冈山火车站”,修建了“泰井”高速公路;瑞金修通了“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段、“昌厦”一级公路江西段和赣州到瑞金二级公路,并将建成赣州至龙岩的铁路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红色旅游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吸引游客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新近出台的《2004》《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向全国旅游业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提升景区产业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规定,国家为将获得重点扶持的红色经黄旅游景区设下了较高的门槛----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2005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名录中,江西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4条精品线路分别是南昌---吉安---井冈山线;赣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在全国红色旅游123个经典景区名录中,江西占5个,即江西的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萍乡市红色旅游系统景区(点),井冈山红色旅游系统景区(点),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红色旅游系统景区(点),上饶市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答 案:在今天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我省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这次我省入选的精品路线包括南昌、吉安到井冈山一线,赣州、瑞金到古田一线等4条精品线路;萍乡、井冈山、上饶集中营等五个景区则入选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共有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入选。我省是全国比较早地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但目前也面临提升红色景区素质的压力。新近出台的《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上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门槛比较高,要求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2、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有标题,观点鲜明,立场正确,语言简洁流畅,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点。写作材料: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于7月1日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拉萨。
首趟列车大约有600名旅客,其中有一部分是为青藏铁路建设作出贡献的劳模和功臣,还有12名媒体记者。“青1”次进藏列车沿途将选择几个车站停车。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多项铁路史上的纪录。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在这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上,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铁道部根据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分段建设、分段铺轨的总体部署。
2001年在格尔木至望昆段展开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铁路铺架基地,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始建设,首战告捷。
2002年展开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点工程施工,铺轨到达望昆站,取得了重点突破。
2003年展开唐古拉山越岭地段“无人区”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桥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坚年喜获全胜。
2004年全线路基桥涵隧道基本完成,并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整体推进年再传捷报。
2005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铺轨架梁全线贯通,全线决战年胜券在握,为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3月1日,青藏铁路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5月1日旅客列车(不载客)工程运营试验时速目标达到每小时100公里,部分地段达到每小时120公里,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时速线路要求冻土地段每小时100公里,非冻土地段全部达到120公里。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330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853万立方米,桥梁675座、近16万延长米;涵洞2050座、37662横延米;隧道7座、9074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2006年7月1日上午10时20分,“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广场举行,宣告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迎来了社会、经济全面、稳步发展的新时期,青藏铁路开通之前,西藏是祖国唯一没有铁路的省区,这严重妨碍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虽然西藏与外界有空中航道,也有青藏公路,但这在西藏与内地交往中仍然只是杯水车薪,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形势,青藏铁路的开通,带来西藏旅游业的兴旺,带来各民族人民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青藏铁路从规划到动工建设,自始至终重视沿线环境的保护,比如对穿行可可西里、梦玛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区段,设置了野生动物过铁路通道;尽量避开湿地,必须通过湖泊、湿地时,首选以桥代路方案,充分体现了工程设计者爱护环境的科学发展观。

答 案:青藏铁路通车带来巨变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从此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十年间,带火了西藏旅游业,坐上“天路”列车去拉萨,成了风靡中外的一种时尚。
“要想富,先修路”,毋庸置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制约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尤其是大宗物资承载工具的铁路运输,是各种运载工具的重中之重,以青藏铁路为主轴线、主干区市公路网、次级乡村公路网的配套联结与延伸,使西藏运输通道快捷高效。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青藏铁路未开通的50多年里,西藏的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航运对矿产品的运输基本无贡献;西藏与内地交通距离漫长,仅靠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骨干线相维系,矿山与支线、支线与骨干线交通更为困难;西藏公路纵横数千公里,矿产品的交通运输成本非常高,极大地制约着矿业经济的发展。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西藏的区位指数,增强了区域开发能力,更有效地加强了西藏与西南、西北的联系,与关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融合程度大为提高。
青藏铁路全线投入运营以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被打破了,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载体,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纽带和重要桥梁。
不管是从交通上来说还是从经济方面来讲,青藏铁路的诞生已经促使青海、西藏两地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人民将更加向往繁荣。
(来源:人民铁道网,2016年8月25日;有改编)

3、请将下列报纸新闻改写成一则400字左右的广播电视消息。不动产统一登记获多项进展24省份已启动相关工作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近期取得多项进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结束公开征求意见,不动产登记局确定首任“掌门人”,同时,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也得到明确。
在地方层面,随着广东和贵州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24个省份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眼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正加速推进。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结束征求意见
国务院法制办8月15日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日程安排,这次征求意见已于9月15日结束。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在上述条例正式实施后,不动产登记职责将得到整合,目前存在的多头管理、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变,这对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方便企业和群众具有积极意义。而随着不动产统一等级制度的建立,对征收房产税和反腐败也会间接起到一定作用。
不动产登记局首任“掌门人”亮相
今年5月份正式挂牌的不动产登记局,其首任“掌门人”日前公开亮相,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官方网站9月15日披露,9月12日至13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到河南调研,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不动产等级局局长)王广华等随行。
官方披露的上述信息意味着,王广华已成为不动产登记局首任局长。王广华简历显示,1992年至2001年的十年间,王广华一直任职于地籍管理部门。2001年11月,由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副司长转任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2008年12月至2014年9月,担任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要落实到地方,还涉及大量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合并、整理,必然有一个部门间相互博弈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作为不动产登记局的“掌门人”,王广华的担子还很沉重。
24省份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虽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还未正式出台,但在地方层面,多省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近期,广东省和贵州省先后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志忠近日表示,福建省不动产登记工作将进入登记机构设立阶段,正在研究设立省级不动产登记所。
至此,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工作的省份至少已有24个,包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山西、江苏、北京、广西、福建、广东和贵州。其中,北京、辽宁、黑龙江、广东、四川、甘肃、贵州等7省(市)明确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也已明确。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常务副局长冷宏志近日提到,实现不动产登记分为四个阶段,2014年基本完成各级职责整合,建立基础性制度,2015年健全配套制度,平稳有序实施;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
(2014年9月17日,中新网记者李金磊)

答 案:【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动产的动不动问题得以明确【导语】(本报讯,记者XXX)中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近期取得多项进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结束公开征求意见,全国至少已有24个省份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正文】国务院法制办8月15日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经收集整理社会公开意见,于9月15日结束。今年5月份正式挂牌的不动产登记局掌门人也得以揭开面纱,由具有多年相关经验,原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王广华出任,未来工作任重道远。各省也积极投入不动产改革大潮,目前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份已明确成立不动产统一登记领导小组。
【音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新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明确了权责;更有力地保护权利人合法财产权;便于依法查询;同时也对征收房产税和反腐起到了一定作用。
【音响】在积极动员的同时,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常务副局长冷宏志提到实现不动产登记分为四步走战略。2014年基本完成各级职责整合,建立基础性制度;2015年健全配套制度,平稳有序实施;2016年全面形成制度体系,正常有效运行,2017年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公开查询。

简答题

1、简述广播电视采访中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答 案:现场观察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记者赶赴现场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但仍然有迹可循,有象可察,记者可以从现场残余的细节中通过推断看出问题来。
(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是体现新闻报道生动感人的关键环节。对于广播电视而言,对新闻事实感性地传达正是其传播优势所在,记者要注意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印象。
(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人物的外表特征、动作以及情绪变化等。这些特征和细节往往包含着富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2、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包括:(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面对媒体报道的新闻事实,受众在理解上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新闻背景解释、说明的对象通常有两种:①新闻中的名词术语;②用来衬托或补充新闻主体的内容。
(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许多新闻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①媒体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传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事物的特点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新闻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点、发展变化的程序,显示其新闻性,引起受众的兴趣。
(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面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情况,记者总会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场、态度。有洞察力的记者,有时还会发现其中隐含的疑点,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后果。
(5)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新闻媒体,尤其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传播知识、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功能。

3、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

答 案: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栏目编排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基础上的,此外还要受到媒介自身的传播理念、栏目定位和对受众收听收视心理的把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具有良好的大局观
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新闻所报道的,往往是一个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最新变化之片断,如果脱离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大背景,事实的价值定位就难以准确。只有以良好的大局观为指导,才能不仅在具体事实层面,而且在整体上反映社会发展变化或栏目具体报道领域的最新事实及其趋势,使栏目的报道既重点突出、个性鲜明,又恰如其分、准确可靠。要准确把握全局,除了对社会现实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外,还要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良好的大局观,具体表现在对栏目编辑方针和报道思想的制定落实上,而其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在日常编排工作中的具体落实。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
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蕴含着的新闻价值,从而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节目观念中的重要一点是要考虑不同新闻性节目的个性。新闻节目的编排次序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节目因节目定位、受众对象的范围、播出时段等的不同,其新闻的编排次序和传播风格也要各具特色。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接收信息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广播电视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因而接收的准备状态对传播效果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要使受众有较高的关注水平,并对节目内容从无意注意状态转到有意注意状态,节目编排顺序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调动起受众的收视兴趣,在新闻编排顺序上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的大小和对观众吸引力的大小,以提高传播效果。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费章节课程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